被列入上海经济发展两大基础性产业之一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在“十一五”期间致力于从传统型化工向现代化工、绿色化工转型升级。每年产值以高于上海GDP数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同时整个产业变“轻”变“绿”,特别是上海化学工业区在创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方面,成为国内排头兵。
能实现这样的转变,关键是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发挥了引擎作用。上海现有化工生产经营型企业近千家,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谊(集团)公司、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上海化学工业区形成了四大产业集群,目前这些集群约占全市化工行业总产值的70%。
上海在这5年间吸引了一批跨国巨头和国有大型企业,进一步投资于漕泾石化产业基地,使全市化工产业向世界先进水平靠拢。
在上海市连续实施的环保三年整治行动计划中,一大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和装置被关停并转。举世瞩目的世博会在上海成功举办,又为上海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契机。上海化工产业的集聚度达到80%,并形成了清洁生产的大格局。
现在,节能减排、绿色生产、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十一五”期间,上海石化在节能减排方面累计投资约6.3亿元,节能约55万吨标煤;华谊集团安全环保总投入达24.9亿元,完成了20家企业的搬迁调整,主动关闭、淘汰了焦炉、合成氨、烧碱等44套高能耗、重污染装置,减少标煤102万吨,万元产值能耗下降22%。2010年,华谊集团获中国低碳行动联盟低碳企业创新奖。
龙头企业的持续科技创新支撑着企业可持续发展。上海石化与复旦大学等合作,成功实现高速BOPP薄膜专用料工业化生产,打破了进口专用料垄断国内市场的局面;在碳五化学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也取得新突破,碳五装置年处理能力从原设计的2.5万吨达到22.5万吨,成为国内最大的碳五化学生产基地。华谊集团公司“十一五”期间的科技投入接近30亿元,年平均增长9.8%,申报专利752项,其中发明专利占70%左右,已获专利授权340项。高桥石化公司申请技改项目和新产品专利17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所有这些,都为上海化工系统的调整升级和绿色发展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