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能够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离不开能源事业不断发展提供的重要支撑。
能源消费体现清洁低碳。党的十八大以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24.4%,相当于减少能源消费约12亿吨标准煤,以能源消费年均2.7%的增长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6.4%的增长,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截至2021年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678万辆,呈持续高速增长趋势。随着新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的建立实施,节能指标纳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等绩效评价体系,不合理能源消费得到抑制,能源与生态环境友好性明显改善,能源节约型社会加快形成,能源消费结构更加优化,绿色成为亮点、清洁成为亮点。
能源技术激励创新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绿色能源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向能源技术创新要动力、要效益。建立完备的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成功研发制造全球最大单机容量100万千瓦水电机组,具备最大单机容量达10兆瓦的全系列风电机组制造能力,不断刷新新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油气勘探开发,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和装备水平大幅提升,一大批能源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正在蓬勃兴起,技术进步已经成为推动能源发展动力变革的基本力量。
能源体制释放发展活力。全面提升能源领域市场化水平,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活力明显增强,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办事创业更加便利。从能源领域“放管服”改革取得重大成就,取消下放72%的审批事项,到进一步放宽能源领域外资市场准入、电力市场建设,到逐步构建起以中长期交易为“压舱石”,辅助服务市场为“稳定器”,现货试点为“试验田”的电力市场体系,我们深化重点能源领域和关键环节市场化改革。构建有效竞争的能源市场,协同推进能源改革和法治建设,覆盖战略、规划、政治、标准、监管、服务的能源合理机制基本形成,能源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沧桑砥砺正道,历史昭示未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能源发展新道路,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我们一定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能源保障,推动建设更加清洁、美丽、繁荣、宜居的世界。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