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欧洲锂电池产业链近期动向带来的思考
欧洲锂电池产业链近期动向带来的思考
  • www.chemmade.com
  • 2022-02-09 15:20:55
  • 长江有色金属网
  •   在过去的一周,因我们欢度春节,国内锂电行业几乎处于“停摆”状态。

      而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欧洲,其锂电产业链发生了一系列有意思的事件。

      现将春节期间,欧洲电池产业链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整理如下:

      1)2月2日,Rock Tech Lithium宣布计划建造第二座电池级氢氧化锂工厂;在2021年10月,该公司计划建造一座年产能2.4万吨的电池级氢氧化锂工厂,预计2024年能够量产;

      2)2月3日,法国电芯“新势力”Verkor 宣布将建造一座电芯工厂。分两期进行。1期产能16GWh,预计2025年投产。2期产能34GWh,预计2030年投产。总规划50GWh。

      该工厂的投资依旧受到了来自欧洲电池联盟EBA250旗下EIT InnoEnergy的支持。目前雷诺已成为Verkor的战略合作伙伴。雷诺计划从2026年-2030年每年从Verkor采购10GWh的电池。从2030年开始,每年采购量提升至20GWh。

      3)2月3日,英国电芯“新势力”Britishvolt与全球大宗商品巨头嘉能可组建锂电池回收公司。该合资公司将于2023年年中开始运营,年回收能力1万吨。

      4)2月3日,挪威电芯“新势力”Freyr与电芯原材料供应商签署了9个采购框架协议;另外4个框架协议正在最后的协商阶段。这些框架协议主要涉及到电芯制造的四大材料,加上铜箔,铝箔以及绝缘材料。

      5)2月4日,Northvolt宣布与Volvo在瑞典哥德堡组建电芯合资工厂,预计2025年开始运营。规划年产能50GWh。

      从上述事件,我们可以看到:欧洲本土的锂电池产业链正在进一步地往“战略纵深”进行发展。

      1)欧洲第一轮以Northvolt为首的本土电芯企业的创建(虽然年前只是首个电芯下线,还没有真正批量供货),但是其与大众的合资,BMW对其的投资,这种某种意义上的成功,已经给欧洲其他国家的一些资本和技术力量带来了极强的示范效应。

      此次法国Verkor的电芯工厂规划,以及法国OEM雷诺早期就对Verkor开始介入,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2)电芯上游材料保供能力的构建依旧在“挖深战壕”。这个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向内突破。以上述Rock Tech Lithium氢氧化锂工厂的规划为例,再次增加本土锂盐的供应能力。在之前的文章《欧洲人也看好磷酸铁锂吗?》中,有对欧洲目前本土开展的氢氧化锂工厂进行一 一统计。

      第二:对外合作。以上挪威电芯“新势力”Freyr签署的几个电芯制造核心原材料框架协议为例,虽然没有说明具体是与哪些公司签署的,但个人认为其中应该有不少国内的企业与之合作。

      欧洲人能看到:中国锂电材料2020-2021年这两年紧张的供需状态,他们将来也一定会面临这个局面,因为他们正走在我们走过的路上。

      3)强化与商品巨头的合作。嘉能可是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巨头,嘉能可成立初主要从事于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实物营销,其后不久扩展到矿物、原油及石油产品等领域。Britshvolt此次与嘉能可组建电池回收合资公司之前,就与嘉能可签署过钴矿的供应协议。

      实质上,与类似嘉能可商品巨头的合作,既是提高了电芯制造原材料的保障能力,也是形成了自身产业链上的闭环,也符合欧洲电池联盟一直所倡导全价值链宗旨。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电池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