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行业发展首要是实现能源低碳和零碳转型
行业发展首要是实现能源低碳和零碳转型
  • www.chemmade.com
  • 2021-08-19 14:14:14
  • 中国环境报
  •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源行业如何转型?新型电力系统如何构建?电力“新基建”又将发挥何种作用?在以“碳中和与未来能源”为主题的第三届未来能源大会上,与会专家与相关企业代表们共同探索碳中和下未来能源发展的趋势与路径。

      如何实现能源低碳和零碳转型?

      “目前,我国碳排放总量中,电力行业碳排放占比约40%,工业燃烧碳排放占比达30%左右。”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会上指出,碳达峰碳中和下,能源领域将是主战场,实现能源低碳和零碳转型是行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杜祥琬强调,能源转型下,能源核心资产也将由煤矿和油气资源转变成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开发能力以及新材料的科学创新能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孝信认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施路径核心在两个“构建”:一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二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中国能源网首席研究员韩晓平认为:“当新型电力系统能够覆盖所有能源90%的时候,才可能真正实现碳中和,而如何维持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参与性,将成为下一步电力工作的目标。”

      与会专家认为,我国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均达世界第一,未来新能源技术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以风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未来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提升将进一步提高能源系统对灵活性调节资源以及储能的需求,电力系统的稳定则需要发电企业与电网企业、用户侧共同承担责任。

      为何要加速能源领域的数字化转型?

      会上,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联合华北电力大学、中国能源网等单位共同研究,并在施耐德电气的支持下完成的《电力“新基建”发展模式和路径研究》报告正式发布。

      数字化技术将促进能源行业降本增效和绿色发展,加速行业转型。2014年以来,全球在数字化电力基础设施和软件方面的投资年增速超过20%,在2016年达到470亿美元,比2016年天然气发电投资高出40%。

      与会专家表示,数字数据和分析可通过降低运营和维护成本,提高发电厂和电网效率,减少意外断电和停机时间,降低电力系统成本。据测算,2016年-2040年,这些措施有望每年节省约800亿美元,或者将每年总发电成本削减约5%。仅在欧盟,增加存储和数字化需求响应就可以在2040年将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弃用率从7%降至1.6%,从而到2040年减少30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同时,数字化还可以使碳捕获和储存等特定的清洁能源技术受益。

      报告显示,电力“新基建”是支撑电力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载体,它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为基础,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能源电力基础设施转型升级,为构建互利共赢能源电力生态圈、能源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效手段。

      通过电力“新基建”加速数字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能全面提高电力系统的状态感知能力和智能化运行水平,同时,通过源—网—荷—储协调优化,将有效平抑供应侧大规模清洁能源出力波动性,以及需求侧电力消费不确定性等双侧随机性对系统运行带来的冲击,增强系统灵活性,提高清洁能源发电并网比例。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能源储能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