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财政货币政策齐发力 助推“两碳”目标
财政货币政策齐发力 助推“两碳”目标
  • www.chemmade.com
  • 2021-08-13 14:09:19
  • 央广网
  •   据报道,财政与货币政策助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近期都释放了一些新动向。财政部日前在回复全国人大代表相关建议时谈到,准备充实完善一系列财税支持政策,通过现有资金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央行方面在9日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在下一阶段有序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

      财政部在相关书面回复中表示,目前已通过多项资金支持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例如,中央财政对光伏、风电等发电上网按发电量和固定电价给予补贴,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化应用;通过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充电桩基础设施奖励、新能源公交车运营补贴等方式,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通过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重点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重点区域燃煤锅炉及工业窑炉治理等让二氧化碳得到减排。

      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近期透露了相关财政资金的投入情况:“2016-2020年,全国财政共安排了生态环保资金44212亿元,年均增长8.2%。其中,中央财政19333亿元,占比达到43.7%。支持打赢蓝天保卫战,财政共投入了4039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北方地区冬季的清洁取暖试点,重点区域开展工业污染的深度治理、推动柴油货车淘汰和运输结构调整、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运用等,主要是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在货币政策上,央行方面在新出炉的《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提到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内容——央行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通过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金融机构为具有显着碳减排效应的重点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在银行间市场创设碳中和专项金融债以及碳中和债务融资工具品种,支持具有显着碳减排效应的项目。引导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化原则,对煤炭等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给予合理必要支持。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锋说,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设计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充分体现公开透明,做到“可操作、可计算、可验证”,确保工具的精准性和直达性。“‘可操作’,即明确支持具有显着碳减排效应的重点领域,包括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可计算’,即金融机构可计算贷款带动的碳减排量,并将碳减排信息对外披露,接受社会监督。‘可验证’,即由第三方专业机构验证金融机构披露信息的真实性,确保政策效果。”

      在未来的政策方向上,针对有声音呼吁设立“应对气候变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财政部回应,在目前已有相关资金渠道情况下,中央层面暂时不宜新设“应对气候变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下一步将继续通过现有资金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地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煤炭碳中和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