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我国碳市场一经启动就将成为全球最大
我国碳市场一经启动就将成为全球最大
  • www.chemmade.com
  • 2021-07-15 10:11:30
  • 科技日报
  •   我国碳市场一经启动就将全球最大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今年是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超过了2000家。据测算,首批碳市场覆盖企业的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意味着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经启动,就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在7月14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说。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于今年7月择时启动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赵英民表示,全国碳市场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

      带动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投资

      国内外实践表明,碳市场是以较低成本实现特定减排目标的政策工具,与传统行政管理手段相比,既能将温室气体控排责任压实到企业,又能为碳减排提供相应的经济激励机制,降低全社会的减排成本,带动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投资等。

      赵英民说,全国碳市场对碳达峰、碳中和的作用和意义非常重要:为碳减排释放价格信号,将资金引导到减排潜力大的行业和企业,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推动前沿技术创新突破和高排放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碳市场将管控高排放行业,实现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的绿色低碳化,促进高排放行业率先碳达峰;通过构建全国碳市场抵消机制,促进增加林业碳汇、发展可再生能源,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和生态保护补偿;为行业、区域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投融资渠道等。

      “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与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赵英民强调。

      逐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

      发电行业为何会成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赵英民解释说,这是由于煤电行业直接烧煤,二氧化碳排放量大。

      据统计,首批纳入全国碳市场的2000多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年排放二氧化碳超过40亿吨。

      准确有效地获取排放数据,是开展碳市场交易的前提。“发电行业管理制度相对健全、产品单一,整个行业自动化管理程度高,排放数据的计量设施完备、数据管理规范,而且容易核实,配额分配也简便一些”。赵英民说,从国际经验来看,发电行业都是各国碳市场优先选择纳入的行业。如此一来,既能充分发挥碳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的积极作用,又起到减煤降碳的协同作用。

      从2011年10月以来,我国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两省五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地方试点工作,地方试点从2013年6月先后启动了交易。试点市场覆盖了电力、钢铁、水泥等20多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到2021年6月,试点省市碳市场累计配额成交量4.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114亿元。

      “我国已连续多年组织开展了全国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航空等高排放行业的数据核算、报送和核查工作,也有较扎实的基础。”赵英民说,下一步将按照“成熟一个、批准发布一个”的原则,加快对相关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在发电行业碳市场健康运行后,逐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发挥市场机制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引导气候投融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碳达峰、碳中和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