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政策信号遏制 大宗商品市场开始“退烧”
政策信号遏制 大宗商品市场开始“退烧”
  • www.chemmade.com
  • 2021-05-21 09:21:44
  • 上海证券报
  •   大宗商品市场开始“退烧”

      近期在监管层连续发出遏制大宗商品过快上涨的政策信号之后,商品市场开始出现降温态势。

      继此前数日普跌之后,5月20日国内商品期市延续普跌行情。截至5月20日下午收盘,动力煤、焦煤跌停,铁矿石跌逾5%,焦炭、螺纹钢等跌逾4%。受期市影响,A股周期股大跌,煤炭、钢铁等行业板块纷纷走弱。

      业内人士表示,伴随相关政策举措的进一步落实,预计未来大宗商品行情将逐步回归理性阶段。

      囤货贸易商大幅降价抛货

      上海鑫罡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鲍木松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由于政策信号明确,下游工地认为钢价将回归理性,目前观望情绪较浓。

      杭州临平某钢材贸易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之前钢价不断飙升,经销商除了正常向钢厂进货外,也夹杂着不少投机行为。最近,钢材市场已注意到监管层发出的种种信号,投机商们如同“惊弓之鸟”,纷纷降价出货。

      此前疯狂的废铜价格也出现疲软之态。ZZ91再生网数据显示,5月20日江浙沪主要废铜均价为6.5万元/吨,近两日累计下跌4%。

      一位来自广东佛山的废旧金属回收基地负责人表示,此前周围的回收商朋友都囤着一批废铜不卖,期待着价格更高时卖出。最近,周围的废铜报价已趋于理性,此前“过一天涨一天”的情况不复存在。

      多头炒作热情开始消退

      对于黑色系商品大跌的原因,西本新干线研究中心主任孙辉告诉记者,近期监管层密集发声给大宗商品“降温”,黑色系期货接连几日大幅下跌,市场情绪急转直下,囤货贸易商大幅降价抛货,造成现货价格大幅下跌。

      反映一揽子商品期货价格的文华商品指数显示,近两个交易日,该指数累计下跌3.4%。

      展望后市,孙辉表示,6、7月份南方地区将进入雨季,钢材消费淡季到来,加上国内宏观政策的正确引领,钢价很难再出现“疯涨疯跌”的模式,预计会在合理区间以震荡调整为主。

      衍生品“护航”上市公司经营

      业内专家表示,商品价格的大幅波动,对产业链上下游都是不利的。作为原材料的商品涨价时,下游加工企业往往会面临利润减少、消费需求下滑、订单缩减等困境。而当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时,处于产业链中端的贸易商、经销商极有可能遇到订单违约、库存积压、利润亏损等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实现企业稳定经营?上市公司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衍生品。同花顺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80余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套期保值相关公告。

      “中国期货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已步入较为成熟的阶段。国内期货市场产品供给丰富,能为企业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套期保值工具。”华东某大型期货公司高管表示,“在许多方面,中国期货市场已经做到了全产业链布局,相关企业可以十分便利地对原料、产品进行套期保值,并锁定加工利润、规避市场风险。”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大宗商品、价格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