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能源体系将是多能互补智慧能源网
www.chemmade.com
2021-05-12 13:39:57
新华网
交通运输行业的石油消费占比近60%。在碳中和背景下,传统化石能源转型在交通领域的探索和实践,成为绿色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5月12日,由中国石化主办的交通能源转型产业研讨会,汇聚行业专家、新能源车企和科技企业专家,共同探索绿色交通与能源转型的发展路径。
长城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陈雪松在研讨会上表示,交通能源清洁化、低碳化的基础支撑是可再生能源电力。随着特高压、智能电网、清洁能源、新型储能等技术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将持续提高。“我们认为未来社会的能源体系将会是一个集中式与分布式发电储能并举,风、光、氢、储多能互补的智慧能源网络。”
陈雪松提到,长城集团长期以来对环境与能源问题保持高度关注和研究,认识到交通领域的能源变革是全社会能源结构变革的组成部分。基于此,长城汽车对新能源产业链的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发布局。
在能源领域,旗下极电光能公司开发的新一代钙钛矿太阳能光伏技术,为大面积推广钙钛矿光伏组件突破了技术瓶颈。在储能电池方面,旗下蜂巢能源开发的储能电池系统,在风光电站、直流电源、工业园区、通信基站等方面广泛应用。在智能化方面,长城集团围绕光伏、风电、氢能、楼宇、通信、园区等开发整套方案,形成氢+电储能系统,为能源生态赋能。在动力电池方面,蜂巢能源立足于电芯关键技术,自主研发的磷酸铁锂电池、三元电池,已经在多款车型展开规模化应用。
陈雪松介绍,在氢能和燃料电池领域,长城集团在这5年,累计投入20亿元开展研发。目前长城已经掌握了氢能汽车推广应用整套技术和产品,并实现了国产化,形成了完整的研发体系, 为持续提升产品性能和降低成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陈雪松表示,构建永续美好的氢能社会,是未势能源的终极目标。基于这一目标,长城氢能战略提出了三段式的发展模式:第一阶段,2021-2025年,开启氢时代,聚焦氢示范;第二阶段,2025-2035年,发展氢经济,开放氢生态:第三阶段,2035-2050年,建成氢社会,贡献碳中和。
“我们深刻理解汽车革命与交通、能源融合发展的契机。要实现交通能源清洁化,助力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仍然需要大家携手共进,砥砺创新,把握能源、交通和信息化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陈雪松说。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文章关键词:
碳中和 、风电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