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综合治理多晶硅副产物刻不容缓
综合治理多晶硅副产物刻不容缓
  • www.chemmade.com
  • 2010-11-19 13:49:12
  • 中化新网
  •     2006年起太阳能级多晶硅产能失衡给中国带来了发展机会,但是我国在技术和发展策略都不成熟的条件下,为抢商机仓促上阵,导致现在需要回过头来认真解决技术和副产物四氯化硅造成的环境问题。中国化工经济中心副总工程师徐京生在2010中国多晶硅生产技术及其产业化推进会上开门见山地表示。

        可再生能源中风能和太阳能利用技术最成熟,其中风能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使用面有限 ,多晶硅光伏技术受到世界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广。徐京生说,2006年全球主要企业产能3.43万吨,到2010年国外总产能在8万吨左右。我国业已成为全球多晶硅生产大国,估计2010年产能达3万~9万吨/年,产量1万~2万吨左右。

        目前,世界上85%的多晶硅生产技术采用改良西门子法,我国基本都是。在多晶硅棒生产中, 三氯氢硅生产和三氯氢硅还原生产多晶硅棒两个过程都会产出四氯化硅。据徐京生透露,国内多晶硅工艺技术控制水平最好的企业1吨多晶硅将产生10吨左右四氯化硅,控制水平差的甚至达到20吨。2010年我国至少有数十万吨的四氯化硅必须处理。

        我国多晶硅产业发展过程中,综合治理副产物四氯化硅成了当务之急。为此,徐京生提出解决问题的两大途径:一是源头治理,提高原料的转化率,改进西门子工艺,减少四氯化硅的产生量;积极探索四氯化硅法、冶金法、氯硅烷还原法、等离子氢还原法等非西门子工艺;西门子法多晶硅企业应积极采用各种先进的氢化工艺,实现闭路循环。二是资源化利用,合成气相二氧化硅,开发白炭黑的潜在应用市场;应尽快开发出合格的光纤级高纯四氯化硅提纯工艺;探索以四氯化硅为原料路线的硅酸酯及其他有机硅产品及其市场。

        徐京生最后呼吁,中国应跟上这一波高科技发展潮流,在世界多晶硅市场尤其是太阳能级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以战略眼光安排适合中国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