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风光迎新发展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风光迎新发展
  • www.chemmade.com
  • 2021-03-18 13:38:24
  • 证券日报网
  •   日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对世界作出的郑重承诺。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作为今年要重点做好的一项工作。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实现了年度近期目标、五年中期规划和长期愿景的衔接和统一,实现了国内目标和国际承诺的衔接和统一,实现了碳达峰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衔接和统一。”华兴证券(香港)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师庞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发展新能源是降低碳排放的重要驱动力。在业界看来,在降低碳排放系列政策引领下,中长期看,光伏、风能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及清洁设备行业是最大受益者。其中,电力行业作为国内碳排放和碳减排的重要领域之一,火电将成为控碳重点,而光伏、核电等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斯泽夫建议以电力安全为核心,推进我国碳达峰规划,有序减少火电。“十四五”期间我国应该加大新能源产业力度,逐步替代火电。

      中信建投证券公用事业及环保首席分析师万炜认为,近年来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呈逐步上涨趋势,但增速有所回落。未来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引导下,我国有望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动化石能源消费尽早达峰,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降低能源消费带来的碳排放。

      “光伏新能源行业景气度仍将持续。”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十四五”的光伏发电需求将远高于“十三五”。伴随着电池产业降本增效的推进和光伏系统成本的下降,储能经济性将进一步提高,逐步可实现不依赖补贴的商业化、规模化发展。

      庞溟表示,考虑到2030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未来10年风电与太阳能发电合计年均新增规模预计将不少于7500万千瓦。考虑到2060年中国在实现碳中和的背景下电力需求预计超过20万亿千瓦时,按照年发电2000小时数计算的新能源装机量可达100亿千瓦规模。

      “在未来40年间,平均每年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量将达2亿千瓦以上,光伏和风电继续快速扩张,预计2020年-2025年和2026年-2035年光伏装机量年化增长率可分别达到25%和15%左右,2025年和2035年风电和光伏发电占比较2019年有望分别翻一倍和三倍。”庞溟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在业界看来,核电作为零碳排放的电源类型,对于减排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望大规模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基荷电源。

      相比于火电、风电和水电,核电具有污染少、发电稳定的优势。与火电相比,核电具有不排放污染气体、能源转换效率高等优势;与水电和风电等能源相比,核电又具有不受季节和气候影响,发电高效稳定的特征。

      平安证券认为,核电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的特点。核电建设既可以发挥稳定投资的作用,又不会增加近五年内的供应能力,但对于推动未来能源结构优化具有重要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相关公司也对此有了相应的规划。如国家电网提出,到2030年,公司经营区域内核电装机达到8000万千瓦以上。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二氧化碳能源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