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光伏和储能”产业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光伏和储能”产业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 www.chemmade.com
  • 2021-03-11 13:55:12
  • 新华社
  •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产业发展再次成为全国两会上的热点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认为,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光伏+储能”产业可以大有作为。

      曾毓群说,我国去年郑重宣布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宣布了减排新举措,明确了碳中和路线图。在此背景下,我国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将全面提速,预计到2030年国内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但可再生能源发电随机性、波动性大,规模化并网影响电网稳定运行,这一影响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问题必须要很好地解决。

      他提出解决办法说,从当下情况看,“新能源+储能”模式将为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和并网提供有力支撑。储能系统作为能源存储转换的关键,可以提高多元能源系统的安全性、灵活性和可调性,是构建能源互联网的核心。“‘十四五’期间,电化学储能在未来我国能源体系建设中的关键地位越发凸显。”曾毓群说。

      但曾毓群同时也表示,电化学储能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离不开储能政策和市场环境的改善。就实践情况来看,目前还存在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性研究,各方规划统筹协调性不足;市场机制不成熟,影响投资热情;政策滞后,市场陷入低价竞争,劣币驱逐良币等问题。

      为推动“光伏+储能”产业进一步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曾毓群委员建议,下一步国家应加强顶层设计,避免资源无效配置;加快电力市场改革,形成“谁受益,谁付费”的市场化长效机制;制定和完善储能标准体系,确保储能高质量应用。同时,出台政策推动储能云平台建设,支撑电化学储能的充分利用共享化和互联网化;大力推广新能源发电并配套建设大型储能电站,促进东西部经济平衡发展。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能源储能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