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采暖季我国天然气供需整体将保持平衡
采暖季我国天然气供需整体将保持平衡
  • www.chemmade.com
  • 2020-11-17 09:23:05
  • 新华网
  •   随着北方地区步入采暖季,我国天然气消费进入旺季,冬季保供模式正式开启。业内人士认为,我国采暖季天然气消费需求将快速增长,同时国际天然气供应宽松,国内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成效显现,预计今冬明春,我国天然气供需整体将保持平衡,高峰月或呈现“紧平衡”态势。

      从国际供应端来看,受疫情及国际油价下跌的影响,今年全球天然气市场需求下降,供需宽松加剧,国际天然气价格深度下跌,为我国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国际资源提供了机遇。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数据显示,1-9月,HH、NBP、TTF、东北亚LNG现货均价分别为1.87美元/百万英热、2.51美元/百万英热、2.52美元/百万英热、3.29美元/百万英热,分别同比下跌28.7%、45%、44.8%、46.4%。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1-9月,我国天然气进口量7373.1万吨,同比增长3.7%。

      FGE咨询公司高级分析师黄玮认为,今冬明春,国际LNG天然气现货价格或将面临下行压力。第一,欧洲天然气库存量高企,同时亚洲主要买家因此前低价采购,库存也处于较高水平,且今年上半年因疫情推迟的合约货量可能在年底取回;第二,美国出口提货取消量正呈递减趋势;第三,欧洲管道气进口预计将于冬季回升。

      从国内供应端来看,油气增储上产效果明显,天然气增产速度明显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9月,我国生产天然气137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7%。

      中石油数据显示,我国1-9月份产气950.1亿立方米,增幅8.4%,预计全年天然气产量可达1280亿立方米以上,冬供期间统筹国内外资源达986.7亿立方米,同比增加100.1亿立方米。

      目前,中石油所属储气库已经完成达容注气,陆续转入采气。今冬明春可采气124亿立方米,调峰能力同比增加16亿立方米,增幅14.8%,高峰日采气调峰超过1亿立方米以上。

      中石化表示,在采暖季期间将做好主力气田的增量上产,自有设施将满载运营,自有储气库设施按照最大有效工作气量安排采气任务,自有管道设施将按照最大能力安排运输计划。今冬明春,中石化拟安排向市场供应天然气超过2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3%。

      中海油表示,今年供暖季计划向国内供应天然气240亿立方米以上,同比增长11%,已全部落实供应计划对应的合同签署,将充分发挥进口LNG与海上生产的天然气、陆上生产的煤层气之间的互保互供优势,灵活调配资源,综合保障天然气的充足供应。

      11月9日,国家石油和天然气管网集团(国家管网)调度控制中心(北京)正式启用,为迎接国家管网成立后第一次冬季保供大考提供运营保障。推动油气设施互联互通、高效、安全稳定运行将成为国家管网的首要任务,资源协调和配置方面将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有利于保供期间增加天然气供应主体和供应量,提高LNG接收站、天然气管道设施利用率,确保冬季天然气供应稳定。

      根据初步安排,今年冬季国家管网输送资源总量超89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现有管道设施能力可基本满足高月均日6.7亿立方米及高月高日7.5亿立方米输送需求。

      此外,我国天然气市场化交易产品和模式日趋丰富,为冬季保供提供了市场化配置资源渠道。例如,8月28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推出国际LNG线上交易业务,提供国际LNG船货竞价交易服务;10月30日,新增LNG船货招标交易服务,为更多国际资源供应主体进入中国市场提供高效、安全的渠道,助力增加我国资源供应能力。

      业内认为,整体来看,目前国内天然气资源供应比较充足,供需平衡情况总体要好于往年。考虑到今年12月份和明年1月份将是用气高峰期以及可能出现偏冷天气等不确定因素,局地保供工作仍然面临一定压力,但相关地区在保供预案中已予以考虑,预计影响较为有限。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天然气、采暖季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