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稀土市场,美国、澳大利亚开始再次密切合作,希望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就在本月早些时候,澳大利亚的大型稀土企业——莱纳斯(Lynas)接受美国国 防 部的资金援助,将在美国建设生产工厂。
即:莱纳斯将与美国蓝线公司(Blue Line)一起,在得克萨斯州建设用于高性能磁铁的镝等重稀土类的生产工厂。
对此,美国方面表示,要从安全保障的观点出发,正在加速稀土采购网,以此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而就在7月底,莱纳斯CEO——拉卡兹(Amanda Lacaze)表示,该公司对于和美国官方缔结协议感到高兴。
与此同时,拉卡兹还认为,重稀土对于高性能磁铁来说不可或缺,莱纳斯有资源、知识产权和业绩。
那么美、澳合作建稀土工厂,这意味什么呢?
对此,日本三菱UFJ研究咨询公司的主任研究员——清水孝太郎表示,能在中国之外建设重稀土类的生产工厂具有重大意义。
之前也多次报道过,稀土分为轻稀土和重稀土。
而从全球稀土市场来看,重稀土类产量尤其依赖中国,中国的市场份额达到9成,而全球60%以上的稀土生产依赖中国。
当然,这主要原因在于在分离和精炼技术、生产成本、完整的配套设施、健全的产业链等方面,中国的这些核心竞争力超群,甚至连美国等稀土工厂都要运往中国加工生产。
而在过去,“非中国”稀土生产很少有成功的前例,所以这一次,美、澳走向正受到关注。
实际上,在过去,法国也曾经一度推进了重稀土类的生产计划,但由于成本问题等,最终遭遇挫折。
而这一次,美、澳联合工厂——莱纳斯的生产计划预计成为中国以外没有中国资本参与的唯一“非中国”工厂。
那么问题来了:美、澳合作真的能降低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吗?
对此,周二(22日),日经新闻分析评论称,美、澳等国在稀土上排除中国没有那么简单。
报道称,和在中国开采的矿石相比,莱纳斯拥有权益的矿山被认为开采的矿石的重稀土类含量较少。
对此,日本专业商社Sam Wood的副社长——川崎丰表示,采购和生产成本增加,因此“不合算”。
具体数据来看,从7月的现货(即时合约)价格来看,轻稀土类的金属钕为每公斤55.2美元左右,金属镝则以344.4美元左右这一6倍以上的高价交易。
最后,上述日媒总结称,随着供给来源增加,将来重稀土类的行情有可能面临下行压力,但生产能否走上轨道并不明朗,而未来美、澳的动向正受到关注。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