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防疫口罩及原材料“国标”应尽快出台
防疫口罩及原材料“国标”应尽快出台
  • www.chemmade.com
  • 2020-05-12 09:33:44
  • 第一财经日报
  •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口罩为代表的防疫物资及其原材料需求量大增,赚钱效应下也让行业乱象频现,尤其因国家标准未出台等原因导致的以次充好及劣质产品泛滥,数度引发热议。

      日前,《儿童口罩技术规范》推荐性国家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发布,规定了适用于6岁至14岁儿童口罩的外观和质量,明确了儿童卫生口罩的颗粒物过滤效率不低于90%,细菌过滤效率不低于95%等要求19项主要性能指标。

      目前,我国口罩相关的国家标准尚不齐全,2016年实施的《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主要针对细颗粒物(PM2.5)的防护。在儿童口罩国家标准出台之际,市场对成人口罩及原材料国家标准的出台甚是期待。

      4月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自2月以来的“非医用口罩产品质量监督专项抽查”结果,共检出47家企业的51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过滤效率以及防护效果。截至4月24日,全国市场监管部门查获问题口罩8904.6万只,累计查办非法制售口罩等防护用品案件29906起,罚没款3.5亿元,案值3.1亿元。被查处的只是冰山一角,不合格的口罩规模难以估量。

      与此同时,生产或主营业务中含有“口罩”的企业也在短短数月间“大跃进”,根据启信宝数据,1月1日至4月20日全国新增相关企业18132家,此外还有二级行业为批发业、零售业的企业。仅安徽安庆一地就新增了2100多家口罩企业,福建泉州则新增了1000多家。

      口罩的关键原材料熔喷布同样疯狂,江苏的县级市扬中原来并没有什么熔喷布生产厂家,列入工信部保供名单的也就两三家。但截至4月10日,扬中登记注册涉及熔喷布生产、销售的企业已达800多户。背后的原因是一场疫情让熔喷布的价格由原来的2万/吨,暴涨到30万元以上。

      很明显,短时间内仓促上马的口罩及原材料生产企业,质量是很难保证的。巨量需求和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带来的利润面前,难免泥沙俱下。扬中市调查整顿后就发现,大多数熔喷生产商质量不达标,根本无法防御病毒,可谓名副其实的“黑心产品”。

      以次充好及大量的不合格产品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给防疫工作带来负面影响。且催生了伪认证行业,只要打上一个欧盟(CE)或美国(FDA)的认证,似乎就是合格的象征。事实上,CE认证标准流程时间在4至6个月左右,且需要欧盟授权的认证机构专家到中国现场审核。

      如今,国内疫情尚未彻底结束,境外疫情仍处于扩散阶段,口罩需求还很旺盛,面对国内口罩及原材料乱象频出,除了加大检查力度,重拳打击违法违规生产企业外,防疫口罩及原材料的国家标准急需出台,以强制性的手段让市场迅速挤出不合格的企业与产品。

      从国际上看,不少国家和地区有着较为严格的标准,除欧盟市场上销售必须获得CE认证外,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将其认证的防颗粒物口罩分为9类,其中根据口罩中间滤网过滤特性分为100等级(表示最低过滤效率为99.97%)、99等级(最低过滤效率为99%)和95等级(最低过滤效率为95%)三种,按滤网材质的最低过滤效率,又将口罩分为N、P、R三个等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同样规定了防颗粒口罩制造过程中必须使用的程序和材料,以及确定的测试和性能结果,以确保其使用安全。

      我国在率先控制住疫情后迅速成为口罩出口大国,加上目前国内需求仍大,如此情形之下,防疫口罩及原材料国家标准的出台,已是当务之急。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防疫口罩、原材料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