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带量采购正成主流 改变药品行业生态
带量采购正成主流 改变药品行业生态
  • www.chemmade.com
  • 2019-11-21 09:36:23
  • 上海证券报
  •   11月2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出,要进一步推进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并强调将原研药与仿制药价差较大的品种,及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基本药物等纳入带量采购,促进药价降低。构建药品国家集中采购平台。

      今年9月,国家组织20余个省份和地区形成联盟,开展跨区域联盟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随着各省集采方案的进一步落实,对于药企来说,无论是药品竞争格局、医保支付还是医药生态,都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变化。

      国家级的“团购”已逐渐拉开序幕,随着第二轮集采的临近,留给药企的时间不多了。

      多地发文推进“4+7”扩面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25个中选药品“4+7”城市采购量17亿片。

      9月,国家组织20余个省份和地区形成联盟,开展跨区域联盟药品集中带量采购。

      截至目前,海南、广东、湖南、吉林、河南、甘肃、安徽、湖北等多个省份发文确定了“4+7”扩围结果执行时间,山东、山西等其他省份也就着手尝试试点扩围工作发布了征求意见稿。

      11月18日,江苏省医保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江苏省推进落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大区域范围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今年12月31日前全面执行国家试点扩围结果和各项配套政策。据测算,本轮采购中选的25种药品在江苏落地后平均降价59%,年节约资金26亿元。

      目前,药品带量集中采购已经成为行业的风向标,先有去年“4+7”带量采购的试点,后有扩围至全国,带量采购正在成为主流的集采模式,并会改变整个行业的生态。

      第二批国家带量采购将至

      根据11月15日国家卫健委公布的《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通知》,2020年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将扩大国家组织集中采购和使用药品品种范围。综合医改试点省份要率先推进由医保经办机构直接与药品生产或流通企业结算货款,其他省份也要积极探索。

      随后的11月16日,福建省宁德市公布第二轮药品联合谈判拟入选品种目录,据粗略统计约有190个目录品种,其中西药类179种,除吉非替尼和孟鲁司特钠外,基本都是非“4+7”品种,包含注射和口服两种给药途径。

      有资深行业人士对记者分析称,本次宁德片区的采购与国家卫健委针对福建省和三明市的政策不谋而合,让一线的医疗定点机构直接参与议价谈判,加上后续利益的分配机制,在减少渠道的同时,降价动力更强。

      第二批国家带量采购,正快马加鞭驶来。省级限价、再议价采购,让一线的医保定点机构直接参与药企的议价谈判。

      过评药品竞争白热化

      9月25日,4+7带量采购扩围联采办负责人在“关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扩大区域范围答记者问”中表示,带量采购将50%至70%的市场采购量给予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中选药品,并采取各项配套措施确保优先使用。

      经上证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超过15个品种已有不少于3家国内企业通过一致性评价。其中,二甲双胍、格列美脲、左西替利嗪和克林霉素等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多达5家以上,其面临的采购竞争将非常激烈。

      同时,有10余类品种过评企业加原研企业共有3家,其中不乏一些销售额超高的品种,这些大品种未来由谁占领市场值得关注。

      治疗糖尿病核心药品、销售额达70亿元(据米内网2017年市场销售额统计,下同)的阿卡波糖目前有华东制药和绿叶制药过评,其原研厂家为拜耳;销售额超过40亿元的替吉奥目前有齐鲁制药、恒瑞医药过评,原研药企为大鹏药品。

      还有一些品种,虽然过评药企只有1家,但是市场份额超10亿元,甚至接近50亿元,而且原研药的市场占比高。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原研药、仿制药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