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期货、期权“双剑”合力为化工行业防范风险
期货、期权“双剑”合力为化工行业防范风险
  • www.chemmade.com
  • 2020-10-21 10:05:48
  • 牛钱网
  •   塑料化工:期货期权“双剑”合力

      2007年,国务院批准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提出,“依托大连商品交易所,大力发展期货贸易,建设亚洲重要期货交易中心”,这是国家首次在经济发展规划中对期货市场发展提出要求。依托东北农林、畜牧及石油、煤炭、电力等能源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商所开始探索工业品衍生市场发展,率先将目光投向化工领域。

      在国际衍生品市场,很多化工品期货品种均不成功。但大商所敏锐地观察到,我国石化产业经过改革开放近三十年孕育,已经站在了由大到强转型的临界点,国际市场上一些避险需求不大的品种在国内仍可能会有强烈的避险需求、一些并不成功或已退市的期货品种在中国未必不会成功。为更好地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和服务化工企业避险,2007年7月31日,筹备多年的LLDPE期货在大商所上市并获得了成功,成为大商所从单一农产品交易所迈向综合性衍生品交易所的里程碑。

      随后在2009和2014年,PVC和PP期货先后上市,大商所塑料化工品种体系日臻完善,至今已发展成为全球交易最活跃、最有特色的化工板块,大商所也长期保持全球最大的塑料期货市场地位。今年7月6日,三大塑料化工品同日上市场内期权,进一步丰富塑料化工板块的衍生品工具体系。目前,三个塑料化工期货、期权的法人客户整体持仓占比过半,产业企业已成为期货市场的主力军。期货、期权“双剑”合力为化工行业防范风险、转型升级贡献期货力量。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全球经济,原油价格出现大幅波动,我国石化行业面临严峻的挑战,期货市场“避风港”的作用凸显。“遇到今年这两波极端行情,如果我们日常业务不加以套期保值,预估亏损可能会达到1亿元以上。”大型塑化贸易商中基石化投研负责人王林感慨道,得益于衍生品对冲工具的运用,极端行情下企业通过期货市场能够实现稳健发展。

      据了解,不少产业企业积极利用基差贸易、场外期权与互换等模式全方位管理风险,搭建远期采购销售新渠道。同时,期货市场相关主体基于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防疫物资原料品种创新推出“口罩期权”“防护服期权”“消毒液期权”等风险管理方案,协助产业企业稳定采购成本、扩大生产,而套期保值、基差交易、点价交易、互换交易、含权贸易等期现结合模式更加多元化和精细化,为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保障。

      液体、能源化工:后起之秀,填补空白

      面对琳琅满目的化工品市场,仅有塑料化工衍生品是远远不够的。2018—2019年,乙二醇、苯乙烯期货作为液体化工领域的生力军,先后在大商所挂牌交易。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乙二醇、苯乙烯消费国,相关期货上市以来为实体企业提供了风险的“避风港”。

      相关企业表示,虽然上市时间不长,但乙二醇期货、苯乙烯期货及LPG期货、期权已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乙二醇、苯乙烯期货上市处于产能集中投放和价格大幅波动的背景下,其及时为产业提供了规避价格风险的工具。宁波恒逸实业副总经理莫建建感受最深的是,期货市场为现货市场套期保值提供了较好的流动性,在价格大幅波动时,便于实体企业快速套期保值。聚酯工厂今年较好地利用了期货保值功能,尤其在产成品滞销、库存压力增大时,企业可以在期市抛出原料进行保值;在产成品销售较好、库存超卖时,买入期货进行对冲,优化了库存管理工具。

      在远大能源化工烯烃事业部总经理戴煜敏看来,期货市场是一个更精准的定价模式。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得到明显发挥,更能实现企业对未来预期的现货交易、库存和利润管理,对产业的保护作用极为明显。贸易商和上下游企业利用期货,结合远期现货、纸货以及现货价格进行点价和套利操作,有助于不同市场定价效率的提高和联动。

      今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境外原油“黑天鹅”事件爆发。作为原油主要下游产品的液化石油气(LPG)在一季度短短3个月价格下跌40%。危难之际,3月30日、31日LPG期货及期权在大商所上市,不仅填补了我国气体能源衍生品的空白,更是我国首次在同一品种同步上市期货、期权工具,为实体企业抗疫复产提供了工具、提振了信心。

      至此,大商所化工衍生品从塑料领域拓展至液体化工、气体能源化工领域,塑料、液体化工、气体能源化工三大化工板块协同发展。2019年,大商所能化品种总成交量2.72亿手,日均总持仓量133万手,同比增长82%。从功能发挥上看,各能化品种的期现价格相关性高,LLDPE、PVC、乙二醇等品种套期保值效率保持在80%以上。

      焦煤、焦炭:黑色期货走向成熟

      在化工衍生品蓬勃发展的同时,国民经济中流砥柱和工业生产的基石——钢铁、煤炭工业也迎来了衍生品市场发展机遇。基于中国煤炭和黑色冶炼大国地位,大商所于2011年和2013年上市了国际上并不成功的焦炭、焦煤期货品种并获得成功。经过数年发展,“双焦”期货渐趋成熟,2019年成交量7855万手、日均持仓31万手,单位客户持仓占比约为40%,同比增长5个百分点。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参与期货市场管理价格波动风险。

      相关专家表示,钢铁、煤炭行业是传统产业,近年来由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效应淡化,加上疫情冲击,供需矛盾逐步凸显。企业积极探索尝试期货及期权等金融工具,通过产融结合为企业经营保驾护航。以河钢、旭阳集团等为代表的产业链企业从最初的期货探索到现在把期货工具当作企业经营的利器,创新开展产融结合,实现了从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到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飞跃。

      尤其今年一季度以来,华东地区是疫情的重点防控区域,春节后江苏大批中下游制造企业出现复工延迟、物流运输不畅、库存积压严重等情况,企业经营面临较大风险。此时,“双焦”期货的价格走势比较符合现货市场“前紧后松”的供需变化,发挥了价格发现功能,市场流动性也较为合理,给出了企业较为合适的套期保值机会。为了应对现货跌价的风险,部分焦化企业积极在盘面进行了部分套保,现货跌价损失不大。而在后期价格上涨过程中,通过跨期跨品种套利的方式进行对冲。

      国内大型焦化企业之一的山西鹏飞集团对期货市场的“雪中送炭”感受颇深。“特殊时期发挥期货的避险属性可以让企业降低经营损失,为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保驾护航。对于企业而言,此时应该加深对于期货作用的理解,从保价格保成本和利润到保资金保生产都能发挥作用。”该公司期货部期现分析师肖锋称。

      铁矿石:立足中国,服务全球

      如果说钢铁是支撑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脊梁”,那么铁矿石则是钢铁生产的“血液”。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也是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和消费国,近三年年均进口量超过10亿吨,约占全球铁矿石贸易量的七成。如何管理好10亿吨、千亿美元级别的铁矿石价格风险,期货人为此进行了不懈探索,给出了响亮的回答。

      2013年10月,继焦炭、焦煤期货上市后,铁矿石期货登陆大商所,炼铁原料避险链条进一步完备,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交易量最大、唯一采用单一实物交割的铁矿石衍生品。市场规模上,2019年铁矿石期货单边成交量2.97亿手,充足的流动性为套保提供了便利,大量产业客户参与铁矿石期货交易,吸引更多的产业客户直接交易或通过基差贸易等方式间接参与,形成良性循环。市场结构上,已参与期货交易的煤焦钢产业客户近千家,国内前10大钢铁企业中有7家参与交易,产能占全国钢铁总产能的35%。交割业务上,实物交割是连接期现货市场的纽带,有效保障期货与现货价格在临近交割月的合理收敛,确保期货价格平稳运行和代表现货主流价格。多年来,铁矿石交割业务保持平稳顺畅,尤其I1601合约交割161万吨,创造了我国期货史上单月单品种最大交割量。

      上市以来,铁矿石期货较好发挥市场功能,在现货价格因供需调整、境外突发事件等影响而大幅波动下,担当起现货市场“压舱石”,在改善现货价格运行、优化定价机制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了解,目前,我国钢铁企业使用的铁矿石90%都是进口矿,其中70%是长协矿,主要由境外的普氏指数作为定价依据。铁矿石期货上市前,铁矿石价格具有明显的“易涨难跌”“快涨慢跌”的特点。铁矿石期货上市后,港口长期保持的1亿多吨铁矿石现货融入价格形成体系,使期货价格长期贴水于普氏价格,对国际普氏指数运行产生较大影响。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10.75亿吨,是2007年的2.8倍,但其进口均价为2007年的50%,产生了能够充分代表中国市场真实供求情况、公开透明的铁矿石价格,逐步改善着我国钢铁产业链利润分配格局,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钢铁行业利润被严重侵蚀的局面,并推动着国际铁矿石定价格局的潜变。

      为进一步提升“中国价格”的国际影响力,配合人民币国际化,大商所铁矿石期货于2018年5月4日正式引入境外交易者。引入境外交易者,尤其是国际矿山等产业客户,有助于完善我国铁矿石期货交易者结构,使铁矿石期货价格真正成为全球参与者共同交易产生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价格,更准确反映宏观经济和全球铁矿石贸易的供需变化,更好地服务全球企业客户和全球铁矿石贸易。

      截至目前,已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70家境外客户开户,更是吸引了英美资源等境外矿山,嘉能可、拓克等大型国际贸易公司参与。期货价格逐渐成为国内乃至国外企业参考定价的重要依据,国际大宗商品通用的基差贸易模式在钢铁行业内渐次推广。相较于传统贸易模式,基差贸易中采用的期货价格更为公平、公正、公开和透明。“河钢集团每年需保供铁矿石5000多万吨,基差贸易的推广对钢厂保供来说十分必要。河钢国际通过基差贸易更便利、灵活执行现货采购计划。同时,也可以利用对期现市场基差的预判,更加有效地降低采购成本。”河钢集团期货部相关人员表示。

      2019年,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金属(上海)有限公司与国内钢厂签订了以铁矿石期货价格为基准的基差贸易合同,标志着境外矿山开始认可并探索利用“中国价格”来定价、用人民币结算,这在探索建立以人民币计价的全球大宗商品定价机制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管理国际化的市场风险,需要高质量的国际化期货市场与之匹配。全球政经大变局、大趋势下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为我国衍生品市场探索多元开放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2018年铁矿石期货实现对外开放。2019年大商所商品互换平台落地、铁矿石期权挂牌上市,率先实现了期货、期权和互换品种工具齐全,期货与现货市场连通、境内与境外市场连通的新发展格局,在探索建设多元开放、国际一流衍生品市场体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多措并举促进发展

      我国工业市场发展日新月异,各工业领域不断精细化、市场化和信息化发展,不同品种的供需关系、生产工艺和贸易格局的现货市场调整,都为衍生品市场带来新课题。同时,不同产业对衍生品的认知和参与程度不同,如何加强市场培育、服务企业管理风险是衍生品市场的“痛点”。

      为此,多年来,大商所在持续丰富品种工具供给的同时,大力优化调整制度供给、服务供给。在制度供给上,工业品贸易和消费中有很强的品牌特性,品牌化已经逐步深入人心,中下游企业普遍愿意接受市场认可度高、流动性强的品牌产品,使得主流品牌和非主流品牌的价格存在较大差异。为适应市场变化,2015年大商所在PVC品种率先推出交割注册品牌制度,只有在交易所注册的品牌才可以参与期货交割,以此贴近集中化、品牌化的市场发展趋势,为期货市场重新注入活力。“设置交割品的准入门槛后,交割准入品牌是现货市场接受度高的主流品牌,保证买方的连续生产供应。”浙江明日控股集团研投部专家表示,品牌交割提升了交割品质量,推进了行业产品质量升级。

      此后,品牌交割制度在LLDPE、PP和铁矿石品种上得以延展和实施。在铁矿石品种上,通过设置国内认可的进口矿、国产矿品牌来限定交割品的范围,调整了原质量升贴水,使质量升贴水更符合现货实际;增设了品牌升贴水,以反映除品质外其他因素对品牌间价差的影响;通过文件证明品牌,并对标国际成熟市场、在国内首次推出调查小组,以处理品牌争议。除品牌交割外,近年来大商所还探索推出了LLDPE和铁矿石保税交割、铁矿石仓单服务商、焦煤焦炭和苯乙烯滚动交割等制度,确保期货制度贴近现货变化和企业需求,维护期货价格代表性;在全品种设立做市商,有效促进了合约连续性。

      有了品种工具和制度体系,如何吸引实体企业参与期货避险?记者了解到,2007年在塑料期货推出后,大商所针对石化企业市场经营理念较为传统的情况,推出了“千厂万企”市场服务工程,对产业企业进行期货和现代市场知识培训,支持期货公司“驻厂辅导”。2017年起,大商所在扩大和深化场外期权试点基础上,推出以期货价格为基准的基差贸易试点,使期货价格和工具应用更好地融入产业体系;2019年又推出涵盖基差贸易、场外期权在内的“大商所企业风险管理计划”,全流程、多维度解决产业企业风险管理问题。化工方面,至2019年累计有23家化工企业参与28个化工场外期权试点,涉及现货量超过14.3万吨;24家化工企业参与15个化工基差贸易试点,涉及现货量超过6.4万吨。黑色方面,22家煤焦钢企业参与28个煤焦矿场外期权试点,涉及现货量超过90万吨;30家煤焦钢企业参与20个铁矿石、焦煤和焦炭基差贸易试点,涉及现货量超过160万吨。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期货、期权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