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油田首例井下油水分离技术试验成功
www.chemmade.com
2017-07-14 15:07:58
中国石油报
7月5日,吉林油田在英台采区开展井下油水分离技术先导试验已有1个月时间,这是油田开展的首例此类技术试验。
试验后,方6-1井日产液35.4吨、日产油2.3吨,含水率93.5%,日回注地层水量72立方米。经测算,措施后日降低成本300元,日增油1.9吨。
英台老区属于天然水驱油藏,边、底水发育充足,油井开采过程中产液量高、含水率高,产液量与产油量成正比。为了增加产油量,一般采取大泵抽汲开采方式。这种方式一方面会使地面油水处理站处理负荷加大,地面处理能力不能满足油井产出液分离需要;另一方面,巨大的油水日处理量导致开采成本上升,而污水处理也会带来潜在的环保问题。
井下油水分离技术是将油水混合物在井下直接分离,石油、天然气和剩余水被开采出地面,地面产出液大幅降低,含水率下降,可极大缓解地面处理站油水处理压力,且降低潜在的环保风险。
为使这项技术在吉林油田顺利实施,相关技术人员就选井、工艺类型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经过多次对比、筛选,最终确定在方6-1井进行试验,选择注下采上工艺。
方6-1井属于高产液、高含水油井,日产液180多立方米,无论是举升、集输,还是分离,成本都非常高。6月2日,科研人员在方6-1井开展吉林油田首例井下油水分离技术试验。该工艺井下工具繁多,工序复杂,通过实施试注、通井刮削、下插管密封等一系列复杂手段,最终取得成功。吉林油田将在此基础上,针对同类问题井扩大试验规模,为老区稳产增产助力。
文章关键词:
油水分离技术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