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两年来,随着己内酰胺市场价格的震荡下行,纯苯与己内酰胺的价差逐渐收窄至 3000元/吨左右,为己内酰胺法制取己二胺提供了可观的利润空间,也推动了国内相关装置的规划与投产。这一创新不仅打开了可观的利润空间,更推动国内相关产能规划加速落地,正成为 PA66 产业链中重塑竞争格局的核心驱动力。
原料成本优势凸显,己内酰胺价格筑底创造工艺红利
2025 年上半年,国内己内酰胺市场震荡下行,价格呈“先扬后抑、触底反弹”特征 。华东市场均价9838元/吨,最高11225元/吨,最低 8600元/吨。
1-2月,上游纯苯价格坚挺,企业因成本压力降负减亏,供应端检修集中,叠加春节前下游备货积极,供需偏紧支撑价格冲高。3-5月上旬,基本面转弱,供应端负荷提升但终端需求不及预期,需求负反馈传导,4月后关税政策又加剧成本、需求与信心压力,价格持续下行至5月初低位。5月中旬-6月,关税缓和带动市场反弹,地缘冲突、行业集中检修致产能利用率降至77%左右,多重利好推涨,6月下旬价格回升至9600元/吨,月末部分利好转弱,现货回落。
从五年历史走势看,2025年价格已处于偏低区间,为下游己二胺加工提供成本优势。
近年来,随着己二腈国产化进程加速,己二胺产能实现跨越式扩张,国内己二胺现货价格持续下行。2022 年初价格尚在4万元/吨以上,至2025年上半年,现货价格基本徘徊在 17500-20000元/吨区间,整体呈现震荡下跌走势。当前己内酰胺与己二胺价差维持在 8000-9000元/吨的高位,显著的价格差使得以己内酰胺为原料制取己二胺具备突出的成本竞争优势,同样近年来,己内酰胺制取己二胺较高的利润,也进一步吸引了行业的投资热情。
产能规划加速落地,己内酰胺法己二胺占比提升
2025年规划投产的30万吨己二胺产能中,己内酰胺法占比达43%,福建永荣、河南神马等企业的布局,标志着国内己二胺产业正从传统己二腈路线向多元化工艺转型,有望重塑 PA66 产业链的竞争格局。
隆众资讯诚邀行业精英齐聚烟台,共同探究行业热点、聚焦发展难题、聆听权威声音,共商国内己二腈己二胺及 PA66 产业的未来发展之路。我们将于2025年8月12-15日在美丽的烟台召开 "2025石油和化工行业高新发展大会暨 2025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形势分析会 - 己二腈己二胺及 PA66 高质量发展研讨会",8月14日下午参观烟台华润锦纶有限公司,期待您的莅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