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动态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技术动态 > 中益能蓄热技术二次利用工业废热 减少污染
中益能蓄热技术二次利用工业废热 减少污染
  • www.chemmade.com
  • 2011-10-19 09:16:50
  • 腾讯财经
  •     2011年10月18日,“2011中国国际节能及新能源博览会”在廊坊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隆重开幕,中益能(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携公司自主创新研发并获得多项国家专利的以“高性能稀土相变蓄热材料和蓄热元件”为核心的多项蓄热节能技术,以及中益能在行业内首创研发的“移动蓄能供热项目”的核心产品“移动蓄能供热专用车”参加了本次展会。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能源的消耗也急速加剧,目前我国是世界上能源消耗增长最快的国家,能源供应总量不足,现代主要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短期内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储量极其有限。据数据显示,我国煤炭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近一半,我国由昔日煤炭出口国逐渐变为净进口国,前景十分堪忧。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节能减排,开发可替代不可再生能源的新能源。新能源开发与应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策大力扶持的领域,我国的“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目标,即到201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单位GDP能耗下降16%;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3.1%;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到10%。
       
        而蓄热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应用一直是各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及有关专家关注的领域,蓄热技术的应用一方面能二次利用工业废热、余热,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再次生成的热能可避免锅炉、燃煤、燃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不但能够实现节能减排,还能够实现不可再生能源的替代使用。但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蓄热技术及产品均因实用性差、造价高、操作复杂、维修困难、蓄热值低、性能不稳定等原因无法被普及推广。中益能多年致力于蓄热储能技术与产品的研发,经过11年对蓄能技术的创新、研发、市场实践过程中,有效的解决了以上问题,打破了蓄热技术应用难的局面,填补了这一产业空白。
       
        中益能2005年全国首创的“移动蓄能供热项目”,通过自主创新研发的移动蓄能供热设备——移动蓄能供热专用车,将热电厂、 钢铁厂、石油化工、焦化厂、酒厂、水泥厂等高耗能单位的余热、废热高密度的回收储存起来,并转化成清洁能源;再将热能移动配送至宾馆、洗浴中心、学校、居民小区、工业厂房等用户处,为其提供生活、工业热水或供暖;还可以在非采暖期将集中供热的热电厂闲置的热力产能加以利用,将其供应给需要热能的单位;同时在管网维修、突发灾害时,能起到应急供热保障作用!
       
        经鉴衡中心节能量认证,每台移动蓄能供热设备平均每年可节煤600吨,在移动供热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即可达到为耗能单位减排节能、节水的效果,同时还可在配送热能的过程中,起到替代燃煤锅炉,减排的效果及替代燃油、燃气、电锅炉等减少一次性能源消耗的作用。
       
        中益能董事长王智慧介绍,目前,该技术与产品已经在北京、包头、天津、山东、山西、深圳、齐齐哈尔、河南等地普及推广,效果良好,受到废热耗能方和热能使用方的一致认可,中益能蓄热技术不但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利益,更为当地创造了巨大的环境效益。
       
        中益能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蓄热技术及产品蓄热性能稳定、蓄热量大、应用范围广、投资强度低、使用成本低、便于使用及维护、便于推广应用。应用中益能专有的蓄热节能技术的“移动蓄能供热项目”,其投资强度仅为常规节能技术投资强度的十分之一。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无疑对国家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产业化发展等各个方面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