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产品资讯 > 天然气再次闻“寒”而动 专家:应对“气荒”
天然气再次闻“寒”而动 专家:应对“气荒”
  • www.chemmade.com
  • 2018-12-21 09:33:33
  • 中国化工报
  •   据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消息,12月18日国内液化天然气(LNG)出厂价升至5247元/吨。自12月6日以来,国内LNG价格已上涨近30%,创下今年春节以来的最高水平。随着寒潮天气的来袭,“气荒”似有卷土重来之势。

      前段时间强寒潮来袭,国内LNG价格自本月初开始水涨船高,在12月10日突然跳涨,创出年内新高。据业内跟踪统计,近期国内已有数百家LNG经销企业和码头宣布提价,较月初的涨价幅度在25%~40%不等。

      从地域来看,国内西北、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大面积出现了气价普涨的局面。北京油气调控中心的调度运行数据显示,中石油单日天然气销量超过5亿立方米,刷新了去年1月创下的历史最高水平,增幅接近30%。中国海油单日销量同样刷新纪录,超过2亿立方米,较去年的纪录高位1.73亿立方米增加了近20%。据路透估计,中国2018年的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2700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仅采暖季天然气供需缺口就将达100亿立方米。

      面对供需的严峻形势,国内主力供气企业中石油已于12月10日启动冬季供气Ⅰ级应急预案。中国海油2018~2019年采暖季计划供应天然气246亿立方米,同比增加20%。当前,中国海油正在最大限度地释放广东海气产能,并积极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卡塔尔等全球多个气源地落实LNG资源。中国石化也在全力保供应,目前其天津LNG接收站已完成逾40艘LNG船接卸工作,卸载总量近300万吨。

      去年采暖季出现严重“气荒”的河南省,今年仍供不足需。12月17日,记者从河南省豫南燃气公司获悉,该公司已启动天然气保供应急预案,执行“压非保民”的整体保供安排,同时还积极与上游供气单位争取气量指标,并通过采购LNG等保障供应。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专家指出,近期油价暴跌、气价逆势猛涨,在于国内天然气存在季节性供需错配,当然也有市场博弈的投机行为在作祟。从短期看,采取妥善的应急措施很关键。比如,今年“三桶油”联手,在供暖季来临前订购了大量进口天然气,目前进口码头的LNG储罐都已接近全满,对于平抑价格发挥了稳定器作用。

      该专家强调,与去年的全国性“气荒”相比,今年状况应该会平稳得多,市场无需恐慌。但要根除冬季“气荒”现象,从长期看,需要依靠资源和通道建设:多元化获取充足稳定的气源,同时加快输气管道、储气库、LNG储罐等设施建设,畅通供需渠道。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

  • 文章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