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产品资讯 > 国内宏观压力加重 铜价走势仍然承压
国内宏观压力加重 铜价走势仍然承压
  • www.chemmade.com
  • 2018-11-13 09:19:30
  • 期货日报
  •   11月以来,铜价冲高回落。11月初中美领导人通电话提振市场情绪,铜价报收大阳线,之后在LME库存集中交仓、国内经济数据引发的市场担忧,以及12月美联储的加息预期等一系列扰动之下,铜价一路下行。截至上周五,沪铜收报六连阴。我们预计后续铜价走势仍然承压。


      基本面疲弱

      据海关最新数据,10月我国铜及铜材进口量为42.3万吨,较9月的52万吨下降了18.7%。10月以来,铜进口盈亏窗口持续关闭,洋山铜溢价也由9月底高位115美元/吨持续下降至90美元/吨。目前铜进口亏损约1000元/吨,预计将继续制约进口。

      据SMM最新统计,10月我国精铜产量72.06万吨,环比增长0.53%,同比减少0.26%。该数据不及预期值73.16万吨,主要因为大冶有色、金川集团等炼厂检修较多,且北方铜业在9月底正式关停旗下10万吨年产能的侯马冶炼厂。此外,下半年投产的中铝东南铜业和国投金城冶金10月仍未有精铜产出。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10月以来我国库存不降反升。截至上周五,上期所铜库存为14.22万吨,较9月底已经上涨了27%。供应减少与库存上涨之间的矛盾折射出需求端的疲弱。10月份CPI以及PPI数据显示宏观经济继续承压,且接下来CPI与PPI恐面临下行压力。家电、地产和汽车等行业消费表现均较为疲弱,汽车销量连续4个月下滑。电力方面,据SMM调研,10月电线电缆企业开工率为86.2%,环比下降2.64个百分点,且部分企业由于资金周转不灵,缩减近半产能利用率,预计11月开工率依旧呈下降态势。

      目前铜精矿加工费和硫酸价格维持高位将继续刺激冶炼产能的投放,并且年末企业为完成年度目标有动力保持高开工率。此外,根据各家炼厂的排产计划来看,11月炼厂检修对整体产量影响不大。SMM预计11月产量为73.79万吨,同比增长2.78%;1—11月累计产量将达到796.45万吨,同比增幅9.6%。

      整体来看,在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下,消费不断走弱,而高加工费仍然支持供应不断增加的预期。虽然上期所和LME铜库存仍处低位,但库存对铜价的利好作用正在逐渐减弱,国内铜供大于求的格局或延续。

      宏观扰动因素仍存

      11月1日,中美领导人通电话提振市场情绪,铜价一度大幅拉升。然而中美贸易摩擦的核心争端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中美领导人预计将在 11 月末的 G20 峰会之前见面会谈,在此之前,中美贸易问题对于宏观层面的扰动仍存。

      上周五美联储公布11月例会纪要,维持对经济前景的看法,12月加息预期升温。此外,美国短期国债收益率升至10年新高,美元大涨。欧洲方面,欧盟调低明年GDP增长预期,并暗示意大利经济放缓,欧元波动可能进一步助推美元的强势,铜价承压。

      国内方面,本周将公布10月重要经济数据,在经济下滑的背景下,宏观压力加重。

      总体来看,一方面经济存在下行压力,另一方面供应端与库存之间的矛盾正在显现,需求疲弱趋势难改。在供应不断增加和消费持续走弱的预期下,低位库存对铜价的利好作用逐渐减弱。而宏观方面,美元保持强势,国内宏观压力加重,叠加中美贸易问题,铜价上行压力明显。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

  • 文章关键词: 铜价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