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甲醇期货跌停,创近三个月新低,继原油下跌后,乙烯等单体价格大跌,丙烯回落后略有反弹。前文提及,空头认为价格相对处于高位,且烯烃开工降负等影响业者情绪,在宏观及外围欠佳下,资金增仓打压产品大幅下挫。
从基本面看,一是这几年甲醇产品价格中枢上移,目前局部地区市场价格处于相对高位。再者,价格继续往下游终端传导不利,市场终有风险。截止10月底,下游多数产品开工出现下滑,以10月26日数据为例,二甲醚开工下滑0.47%,醋酸下滑6.78%,DMF下滑10%,烯烃开工下滑2%。醋酸多因龙宇、延长、天津渤化永利等均因故障短停而出现下滑。从这些下游产品来看,烯烃消耗占比较高,对市场影响较大,加之后续部分烯烃装置计划停车,故重点分析如下:
图1 烯烃开工VS华东甲醇价格对比图
图1所示,原料甲醇涨跌与烯烃开工变化呈现负相关性,2015年以来,两者相关系数-0.32。2018年以来,在原料价格逐步走高背景下,烯烃方面开工在年中附近出现了大幅下挫,虽然随后的个别时段趋势被动跟随,然而后续11月初河南一带装置停车等情况,烯烃开工仍有下滑预期。
不完全数据统计,2015年以来我国煤(经甲醇)制烯烃行业开工均值在74%;企业间盈利各有不同,但是部分终端产品略显单一,一些原料外采型企业这几年以来一直承受压力。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
烯烃开工 |
76% |
74% |
76% |
70% |
华东甲醇(元/吨) |
2182 |
2072 |
2819 |
3210 |
数据显示,2018年甲醇新兴下游盈利欠佳,外采甲醇制丙烯单体盈利较差;就港口某外采甲醇制聚烯烃综合盈利来看,今年1月份至今综合盈亏208元/吨(一季度盈利132元/吨,二季度亏损366元/吨,三季度亏损359);一般情况下,PDH、油制盈利最好,MTO盈利最差。图2所示,除了不同工艺路线间企业盈利不同外,企业间利润也根据其下游分布盈利而显差异。
图2 国内部分烯烃企业综合利润率对比图
尽管从基本面看,烯烃利润不足、降负/停车传闻,以及港口略有累库等成为基本面偏弱导向外,我们也需要看到前文提及的环保限产、气头装置停车等供给端问题,目前气头企业中桂鲁装置已出现停车情况,后续西南一带装置关停如何值得关注。综合来看,短线市场弱势整理,行情重新开启上涨需要关注供给端变化、政策、宏观等方面导向。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