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然乳胶进口利润浅析
7月份,沪胶期货呈弱势震荡走势,市场无明显方向性,胶市观望情绪较浓。国内乳胶市场表现同样低迷,内外盘价格重心均有下移,补货存在窄幅利润空间,却并未提振国内进口商补货情绪,业者操盘多谨慎。
7月份,国内桶装乳胶现货市场报盘呈现震荡下跌的走势。以上海地区桶装黄春发为例,月内报盘跌幅在200元/吨,因现货流通偏紧支撑,跌幅相对较窄。与以往的“货紧价扬”不同,7月份正值乳胶制品企业开工淡季,加之环保督查的影响,制品企业开工普遍偏低,需求弱势的情况下现货市场难有好转。对比外盘桶装船货价格,乳胶船货价格跌幅更甚,主要受期货市场低位运行及高价成交困难拖累。据金联创统计,7月份,国内桶装黄春发报盘均价在10114元/吨,环比下跌0.89%;外盘美金桶装乳胶船货平均报价在1117美元/吨,折合人民币在9971元/吨,补货平均利润在143元/吨。其中,中上旬补货利润空间更大,在200-350元/吨,部分进口商适时补进现货,船货多8月份到港。中下旬,市场补货情绪再度转淡,人民币宽幅贬值,扩大了进口成本,且汇率不稳令业者担忧后市成本风险,故操盘情绪多谨慎。
7月份,国内泰国散包乳胶现货报盘呈现先抑后扬的走势,波动幅度较窄。受期货疲弱,需求冷淡等一系列利空因素的拖拽,中上旬泰国散包乳胶现货价格略有走跌。但因前期业者补货积极性不高,市场到货量有限,且多以交货为主,现货流通逐渐趋紧。下旬,华东地区泰国散包乳胶现货出现“一包难求”的情况,少数持货商报盘出现小涨。临近月底,部分贸易公司有现货到港,但考虑到现货紧缺及成本等因素,报盘表现坚挺。泰国散包乳胶船货价格一路走跌,故泰国散包进口出现一定利润空间。据金联创监测,7月份,国内泰国散包乳胶报盘均价在9180元/吨,较上月均价下跌1.87%;美金散包船货报价在1017美元/吨,折合人民币9105元/吨,进口利润平均在75元/吨,进口盈利空间明显小于桶装货。同样受制于人民币贬值影响,进口商进口泰国散包的热情更显低迷,散包在存储上有一定局限性,面对的风险相对更大。值得注意的是,鉴于越南散包乳胶价格优势明显,业者买进积极性更高,料8月份国内主港将有不少越南乳胶集中到港。
8月份乳胶进口利润将继续顺挂,国内商家补货情绪或逐渐出现一定好转。目前各大港口多呈现缺货的状态,考虑到盈利空间较窄,进口商短期补货情绪仍低迷。但随着气温的降低,下游制品企业开工负荷将在中下旬逐渐出现好转,届时对原料的需求力度或有所增强,从而刺激市场补货情绪。但因人民币宽幅贬值,且不少机构预测年内破7,进口成本风险仍存,故即便商家补货,操盘情绪也将十分谨慎。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