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甲苯、二甲苯市场整体呈现出缓慢走高的趋势特征,截止到9日收盘,甲苯、二甲苯华东主市场价格走高至6050-6080元/吨、6450-6480元/吨(溶剂)和6450-6500元/吨(异构),较6月底上涨150-200元/吨。
但是对比同属于调油组分的其他原料来看,通过价格对比,我们从表1中可以看到,其他产品市场均处于偏弱的状态,甚至部分产品价格还出现了走低的情况,但是为什么甲苯、二甲苯市场涨幅明显高于其他产品呢?
表1:组分油价格对比(单位:元/吨) |
|||
|
6月29日 |
7月9日 |
涨跌幅 |
甲苯 |
5900-5920 |
6050-6080 |
+150/+160 |
溶剂二甲苯 |
6250-6280 |
6450-6480 |
+200/+200 |
异构二甲苯 |
6270-6320 |
6450-6500 |
+180/+180 |
混合芳烃 |
6050-6050 |
6000-6000 |
-50/-50 |
MTBE |
5600-5650 |
5550-5650 |
-50/0 |
烷基化 |
5550-5600 |
5600-5650 |
+50/+50 |
一方面,进口货源减少,导致供应预期趋紧。由于前期两苯内外盘套利窗口基本处于关闭的状态,导致7月份进口货源偏少,加上部分地区石化企业外销量较上月也略有减量,因此,在整体供应趋紧预期的背景下,贸易商低价出货意向不高。
另一方面,汽油票制约商业调油活动的积极性。受到税改的影响,汽油票的问题成为制约商业调油市场的主要因素,但是据市场人士透漏,上周中石化有汽油外采计划下放,但是在汽油票制约的背景下,此次接单多为地方炼厂,而地方炼厂部分自己本就生产烷基化或者MTBE,因此,多需求高辛烷值组分——甲苯、二甲苯。另外,由于两苯在调和汽油中添加比例本就偏低,因此,对汽油利润面影响较小,得益于其他调油材料价格偏低的影响,调和汽油整体利润尚可,这也是两苯价格走高的另一重要因素。
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随着两苯价格进一步走高,下游调油商抵触情绪有所增强,加上精细化工需求依然偏弱的拖累,市场进一步走高阻力较大,预计短线或将以僵持整理为主,关注原油进一步走势。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