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半月华东
苯乙烯连续出现逼空行情,本周华东市场强势飙高,截止5月29日收盘,现货商谈拉涨至12350-12450元/吨,单日涨幅600元/吨。
供应紧缺是苯乙烯二季度以来最为常见的利好关键词,由于反倾销地区货源占比较重,近几个月以来不仅进口货源补充持续不足,国内装置的集中检修,亦难以补充市场需求缺口,导致市场在5月份连续出现逼空行情,单日涨幅甚至一度高达600元/吨,再显“魔性”本质。那么后期供应紧张的压力何时得到缓解呢?
首先,从国产供应来看:
近期苯乙烯炼厂保持高盈利的超卖模式,部分华东工厂近期持续排队提货状态,阿贝尔化学将于6月上旬重启,镇海炼化推迟至6月中旬重启。
而山东地区主要装置虽均保持高负荷运行,但山东玉皇近期主供本地及河北周边,且因前期套利窗口持续关闭,对主流华东供应寥寥,不过青岛海湾化学仍旧发船供应华东老客户为主。
另外,燕山石化已于5月底重启,东北锦西石化及吉林石化则将于6月中下旬陆续重启。
其次,从进口供应来看:
2018年以来,受欧洲苯乙烯市场强劲且中国对美国
苯乙烯征收反倾销税的影响,对亚洲供应持续偏紧。2017年美国产苯乙烯占中国苯乙烯进口的9%,而2018年美国产苯乙烯多运往欧洲而非亚洲,一季度仅有6.47万吨美国苯乙烯出口至中国,年同比下降高达72%。
不仅如此,韩国在中国2017年进口总货源占比中达32.41%,但2018年一季度韩国对中国供应量为11.09万吨,占比仅17.3%,进口量年同比下降56.39%。
不过中东地区对亚洲供应明显增量,2018年一季度,沙特及科威特对中国进口量为19.83万吨,占总进口量的31%。
近期欧洲苯乙烯市场走软,亚洲市场走高,预计更多美国苯乙烯将于7月抵运亚洲。另外,据市场消息传闻,美国货源6月可抵达亚洲3万余吨,不过仅有5000吨左右输往中国。而韩国货源更多出口至东南亚及日本地区,同时来自中东和东南亚地区的货源有望保持近期的高比重。
另外,继2月份苯乙烯反倾销初裁成立后,来自韩国、台湾地区及美国的苯乙烯大幅缩量,6月份即将公布仲裁结果,目前市场有传闻会降低税率一说,不过具体消息还有待商务部官方发布,将对我国苯乙烯进口供应趋势有重大影响。
综合来看,苯乙烯进口货源短期提升依旧有限,中长线关注远洋货物到货补充情况及反倾销仲裁结果的公布。就国内供应来看,高盈利模式下工厂保持满负荷运行,随着价格快速冲高,终端消化能力下降,工厂库存或将缓慢累积。不过6月上半月供应偏紧的格局仍将延续。进入下半月,停工装置陆续重启后,供应偏紧的局面有望逐步缓解,届时若山东与华东套利窗口持续开启状态,山东货源对华东地区的补充也存在提升可能。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