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产品资讯 > 真菌聚酮化合物生物合成研究取得进展
真菌聚酮化合物生物合成研究取得进展
  • www.chemmade.com
  • 2016-03-22 14:49:29
  • 中国石油和化工网
  •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在真菌聚酮化合物组合生物合成研究方面取得进展。此项研究有助于揭示真菌聚酮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机制和拓展聚酮化合物的结构空间。该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有机化学通讯(Organic Letters)》。

      聚酮化合物是天然产物中的一大家族,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多样,在农业和临床上具有重要价值,如杀虫剂阿维菌素和降血脂药洛伐他汀等。天然聚酮化合物一般要经过结构改造才能提高药效,但天然聚酮含有较多立体异构和取代基等复杂的化学结构,利用化学合成和修饰非常困难,因此,在阐明其生物合成途径的基础上,利用微生物代谢途径的多样性,通过不同合成模块的重新组合是实现复杂手性化合物结构改进和药效提高的有效措施。

      大部分农业和临床使用的聚酮类化合物都来源于细菌,随着从细菌中筛选新型聚酮类化合物机率的降低,从真菌中获得聚酮化合物日益受到关注。在细菌和真菌中,分别有不同的聚酮生物合成系统。对于细菌聚酮化合物生物合成的机制研究比较深入,通过异源基因组合共表达,能够实现细菌聚酮抗生素的工程化合成,但对于真菌,由于其聚酮化合物程序化合成的机制研究不深入,目前还不能大规模实现真菌聚酮工程化的组合生物合成。

      研究在真菌聚酮程序化生物合成机制和合成模块相互作用规律的基础上,通过重新组合具有抗癌、消炎、杀虫、提高植物耐热等生物活性的苯二酚内酯生物合成模块,在酿酒酵母中实现了活性提高的系列新型真菌聚酮化合物的一步合成。本研究继续拓宽真菌聚酮化合物组合生物合成的范围,通过苯二酚内酯合成模块与具有抗真菌生物活性的嗜氮酮合成模块的组合,生物合成了新型聚酮化合物。研究成果不仅为揭示天然聚酮类化合物的程序化生物合成机制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而且也为大规模实现新型真菌聚酮类抗生素的工程化生物合成提供了创新方法。

  • 文章关键词: 聚酮化合物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