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产品资讯 > 我国科学家发明新型形状记忆塑料
我国科学家发明新型形状记忆塑料
  • www.chemmade.com
  • 2016-01-12 09:33:14
  • 新华网
  • 一张塑料薄片放置到60摄氏度的热水里,短短几秒钟,塑料薄片收缩变形成一只“千纸鹤”。


    这是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谢涛教授课题组最新研发的一种新型形状记忆塑料,它能多次“植入”复杂形状记忆,遇热即展现多样形变。相关论文于9日发表在《科学》杂志子刊《科学进展》上。


    形状记忆塑料是一类能够暂时固定在临时形状,受到外界刺激后回复到初始形状的智能材料,在柔性电子、生物医学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展示了越来越广的应用前景。


    谢涛介绍,研究团队在设计新型形状记忆材料的过程中,加入了一种可交换共价键,重组分子间的连接关系。“这相当于很多分子手拉手跳一支‘集体舞’,当处于较高的温度时,分子之间相互‘换手’,找到了新伙伴、新‘队形’,产生永久记忆。当处于较低温度环境下,材料即使被折叠成其他形状,产生弹性形变,分子之间也不会‘放手’,遇热还是能恢复原有形状。”


    论文第一作者、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赵骞说,正是这种“换手”的特性,让新型形状记忆塑料有不断被植入复杂形状记忆的性能,新形状还能不断叠加其中。利用这种效应,可以制备现有加工方法难以实现的复杂形状。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新型材料具有广阔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研究人员期待它能早日用于诸如生物医疗或柔性电子等高附加值应用领域。“比如心脏支架,我们希望它在到达植入‘目的地’以后,可以舒展成为一个复杂三维形状。”谢涛说。


    《科学进展》杂志评审专家认为,该项研究是形状记忆聚合物领域的重要突破,为形状记忆材料的设计与加工提供了全新指导。

  • 文章关键词: 记忆塑料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