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版印刷纸期货上市在即,行业基本面依旧偏空的背景下,行情能否如产业预期般顺畅下跌是投资者当下关注的重点。当前产业利润微薄,行业开工率不断压缩,成品库存高位难去,但近期“反内卷”之风兴起,未来行情或需谨慎看待。
一、产能投放仍存,行业开工低迷
回顾近年来双胶纸的价格我们可以发现,2020年以前,双胶纸价格表现整体稳定,整体利润空间可观,但近年来受到大规模投产与原料配方切换的影响,双胶纸价格整体呈现震荡走弱趋势,自身价格与原料价格差缩小。自2020年以来,国内双胶纸迎来了新一轮的投产周期,近几年的产能增速在6-9%,产能释放较快。今年上半年投产+技改产能近110万吨,下半年仍有近100万吨的双胶纸产能将要投放,投产企业主要包括玖龙纸业、仙鹤股份。由于产能增速较快,而需求增速较小甚至负增长,实际产量跟不上产能投放。2015年行业产能利用率约为78%,但随着近几年双胶纸行业开工率下滑明显,2024年行业开工率仅为57%,行业整体格局相对过剩。
从产能集中度来看,2025年末双胶纸行业CR5在55%左右,由于近几年主要是头部企业投产,因此双胶纸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近年来,国内纸厂积极推进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即通过配套浆线,降低原料外采造成的价格波动。因此如今大厂投产的双胶纸产能大多数都有上游配套,生产成本相对更低,具有更好的竞争力和利润优势。近期“反内卷”政策施行,如光伏、煤炭、化工等行业已有文件出台,摸查行业老旧装置,这一趋势或蔓延至造纸行业。
根据我们测算,目前双胶纸装置中,运行时间在10年以上的装置合计占比约61.9%,其中20年以上的装置占比约25.6%,头部企业运行时间在10年以上的老旧装置占比约52%,在当前行业困境下,未来或出现一定产能清退。
二、出生人口骤降,教材需求衰退
需求方面,双胶纸下游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生教材,占比约为43%,另一类是其余社会需求,占比约为57%,包含了图书、彩页、本册等。教材的淡旺季特征非常明显,我国教材招标一般分为春秋两季,其中秋季教材约占教材总量的六成以上。每年的3-5月、9-12月是传统旺季,对需求的提振比较明显。教材需求由在校生人数和人均教材持有量决定,新出生人口决定在校生人数长期趋势,人均教辅持有量则相对稳定,双胶纸的终端需求中教材、教辅类主要受到新出生人口数影响。从目前新出生人口的变化来看,教材教辅类需求或逐步缩减。另一方面,受到电子化阅读的冲击,全球纸质书籍需求量呈现衰退趋势,占比约57%的社会图书需求面临着长期缩减的压力。2024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同比减少9%,在2023年解封后爆发性恢复后回落。从细分市场来看,文化教育类、少儿图书类书籍保持了小幅增长,而社会科学类、文学艺术类、科技生活类则呈现小幅的下滑。从历史角度看,疫情后群众线上办公、阅读等电子化趋势进一步加深,双胶纸需求端面临着长期衰退的格局。
三、行情仍偏悲观,警惕反内卷影响
今年上半年双胶纸表现相对疲软,呈现出旺季不旺的特征,在晨鸣大规模停机的提振下,行业格局优化仅仅维持一个季度左右便再次回落,中下游贸易商对后市整体持悲观心态,行业维持低利润状态。由于纸浆(5686, -32.00, -0.56%)是造纸行业的重要原料,因此纸浆的价格变动对双胶纸的盈利有重要影响。从目前的纸浆价格来看,整体已经到了相对偏低的位置,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有限,成本端存有一定支撑。根据1-6月份的数据,双胶纸产量同比-7.8%,出口同比-13.1%,表需为-6.9%,增速下行明显。库存方面,1-6月企业库存累积12.6万吨,社会库存小幅去化,总计累积9.6万吨,行业目前仍处被动累库的状态。在新的入学人口存进一步下滑可能的影响下,下半年整体行情仍偏悲观,但需要警惕“反内卷”可能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