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中国BOPP供应端发生了诸多变化:产能持续扩张、新增投产及淘汰落后产能并存、供应分布格局陆续调整等。值此成立二十周年以及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BOPP专委会成立二十周年之际,现梳理历史十年中国BOPP行业供应变化供业内人士参考。
供应变化1:产能持续扩张,增速先快后慢
中国BOPP产能持续扩张,期间伴随淘汰落后产能。据数据统计,2023年中国BOPP行业产能在730.5万吨(不包含电容膜),较2009年增加462.41万吨,较2022年增加66万吨(2023年对长期停产装置进行产能数据淘汰);2023年BOPP装置产线在221条,较2013年增加71条线,期间淘汰65条线。截至2024年4月,中国BOPP行业产能达752.5万吨(不包含电容膜),较2023年增加22万吨(4条生产线)。
中国BOPP产能增速先快后慢。2009年-2014年,中国BOPP行业产能处于快速增长期,产能增速在12%-15%;2014年至今处于缓慢过渡期,产能增速在1%-7%;2014年至今个别年份也出现过产能急剧增多的情况,分别为2017年、2019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中国BOPP行业的投产速度与行业所处经济环境及行业盈利能力密切相关,行业高盈利背景下,BOPP企业上线计划增多,但装置的投产考虑因素众多,从计划敲定到装置落实大概需要2年的时间,故2021-2023年的持续密集投产与2019年开始BOPP市场盈利空间急剧提升密不可分。
供应变化2:生产线朝着快速、高效方向发展
随着BOPP行业的不断发展,其生产装置(双向拉伸薄膜线)也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装置宽度由不足4.0米,陆续发展为4.0-4.5米、5.3-5.5米、6.0-6.8米、8.0-8.3米、8.7米、10.4米,且据了解,12.0米线的研发也已提上议程。生产速度由前期120-130米/分钟到目前的550-600米/分钟,各生产线的生产能力由2000-3000吨/年发展至4.5万-7.5万吨/年。生产线来源多数为进口,主要为德国布鲁克纳、日本三菱重工及法国DMT,其中德国布鲁克纳当前市场份额最高,生产线条数占比达73.76%,产能占比在82.53%。
据了解,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BOPP生产企业生产线采购仍将以德国布鲁克纳为主,生产速度朝高速发展,生产宽度将陆续尝试更宽幅,单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将继续加大。此外,在布鲁克纳交付设备周期长、中国BOPP供应产品结构需要调整的背景下,近几年行业内也陆续有组装线、国产线及其他比如伊索普生产线新增。中国BOPP行业生产线将朝着快速、高效方向发展,落后产能将陆续淘汰。
中国BOPP当前装置仍以8.0-8.3米居多,8.7米及10.4米线市场占有率陆续在提升;从装置产线产能占比上也可以看出,装置越宽生产效率越高。
供应变化3:产能集中度提升,企业规模化占比提升
产能集中度(CR10)来看,近五年在陆续提升。2019-2023年BOPP产能集中度(CR10)在25.74%-26.31%;截至2024年5月,BOPP集团企业产能已占行业总产能的46%。这主要是与行业内投产密切相关,行业内集团类企业比如金田新材、中国软包装、福融新材等企业在拓展国内区域市场的同时也在持续扩大原有市场规模,企业TOP10产能占比陆续提升;除此之外,随着BOPP双拉装置的更新换代,新投产装置产能陆续提升,带动行业产能迅速扩张的同时,行业产能集中度(CR10)也跟随增加。产能集中度的提升,意味着BOPP市场决策能力提升,头部企业决策及价格方向调整等都将给BOPP市场带来一定影响。
供应变化4:地域分布不均的现状陆续有改善
中国BOPP产能分布不均,但随着企业扩能的持续,区域分布不均的局面略有改善。
区域分布来看,中国BOPP集中分布在华东、华北、华南地区(产能占比达80%及以上)。截至2024年4月,华东、华北、华南三大区占比高达87.26%,较2014年提升1.91个百分点。对比2014年数据来看,华南市场份额再次向华东、华北转移。
省份分布来看,中国BOPP前三省份(浙江、广东、江苏)占比陆续降低,其他省份湖北(湖北佳悦、武汉友发、湖北永润)、江西(江西永冠)、山东(山东天宸,福融新材(山东))、云南(云南友日久)等地占比陆续提升。
据了解,接下来中国BOPP新增投产仍将以广东、福建、浙江、山东、四川等地为主,将进一步改善区域分布不均的现状。
供应变化5:产业链一体化进程加快
十年来中国BOPP企业产业链一体化进程加快。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中国BOPP企业配套有下游的有7家企业;而截至2024年5月,配套下游的BOPP企业增加至17家。BOPP企业产业链一体化进程以向下游延伸为主,下游涉及领域以胶带母卷为主,但多为胶带母卷生产企业主动配套BOPP,例友谊集团、永冠集团均为胶带母卷生产企业向上配套BOPP的典型代表。
据了解,胶带母卷生产企业亚力亚也有向上游延伸增加BOPP生产线的规划、BOPP生产企业湖北佳悦有向下游延伸增加胶带母卷生产线的规划。
供应变化6:产品朝向多元化发展
产线定位朝向多元化。企业生产比例由最开始90%以上生产光膜,尤其是厚光膜,陆续转向其他产品,比如薄光膜、消光膜、热封膜、合成纸、珠光膜、烟膜等方向。企业多元化产品布局,为BOPP行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供应变化7:产量基本呈正增长,进口依赖度低
中国BOPP产量基本呈增长趋势,仅个别年份出现负增长。据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中国BOPP产量在413.35万吨,较2013年增加106.25万吨,较2022年减少46.51万吨。2023年产量下降与企业密集投产下,企业积极转型转产薄光膜、消光膜、热封膜及功能膜产品有关。
中国BOPP进口量不高,进口依赖度低。2010-2023年中国BOPP进口量先增后降,在66.97千-114.27千吨;高点出现在2018年,低点出现在2023年。进口依赖度不高,在1.68%-4.01%。
中国BOPP进口量不高,进口依赖度低。2010-2023年中国BOPP进口量先增后降,在66.97千-114.27千吨;高点出现在2018年,低点出现在2023年。进口依赖度不高,在1.68%-4.01%。
中国BOPP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已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发展变化。
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