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8年聚丙烯产能将继续扩张。全球范围内,尤其是中国地区,前期石化产业进行大量投资,许多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不断规划和落地,5年预计有2681万吨新增产能规划中,预计2028年聚丙烯总产能较2023年涨幅高达67%。大产能背景下,聚丙烯行业如何实现自救和平衡?
这些新建和扩建的项目将带来聚丙烯产能的显著增长,推动整体供应量上升。国内企业要想寻求供需平衡,出口或成为渠道之一。但目前原料出口基数很低,2023年聚丙烯出口量在131.23万吨,仅占国内总产量的4%,即使未来5年聚丙烯原料出口保持较高的增速,但外部环境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聚丙烯粒料出口,可谓杯水车薪。
供应结构优化,随着环保法规趋严以及市场对高性能材料需求的增长,部分老旧产能可能会被淘汰或改造升级。随着生产工艺和技术的进步,高附加值、高性能、环保型聚丙烯产品的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例如茂金属聚丙烯、生物降解聚丙烯等,这将导致行业内部的产品结构发生变化,优质产品供应比例增加。未来五年,预计聚丙烯市场供应将呈现总体增长的趋势,但增长速度和供应结构会受到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同时,消费反推供应结构变化,汽车轻量化、包装材料升级、医疗及日用品等行业的发展将持续推动相关品类聚丙烯的需求增长,刺激生产企业扩大对应产能。
需求方面,过去5年,中国聚丙烯下游消费量的增长率呈现先涨后降的趋势,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以及资源转移、贸易壁垒等因素影响,未来5年,中国整体经济环境仍面临较大挑战,尤其是聚丙烯下游工厂的出口及内贸订单预计挑战性较大。
出口方面,受国际局势及金融方面影响较大,但政府部门强调合理把握利率水平,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换言之,央行将继续推动信用宽松,但是否主动推动升值,主要看美元的状况。所以短期汇率方面,大概率利于出口行业,制品出口或将小幅增长。长期来看,后几年内需替代部分外销,塑料制品出口预计先强后弱。
内需方面,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消费降级等多种因素影响,国内普遍对短期经济预估过于悲观。但消费降级的背后,也存在变相升级,人们更倾向于体验感、性价比、高效率等相关制品的消费。所以,智能家电、快餐类周边产品,需求量持续增长。但传统的大消费,如塑编、注塑类,需求仍不乐观,迫切需要转型升级。预计未来五年,聚丙烯下游需求呈现整体增速放缓,个别品类快速增长的模式。
综上,未来5年预计聚丙烯产能及供应继续大幅增长,石化产业结构优化,原料出口增加;市场需求总体有望保持增长态势,尤其是在汽车、电子电器、包装和医疗等领域。但下游传统需求增长率一般,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及周期性波动将影响下游工厂生产投资和消费需求。聚丙烯下游需求呈现整体增速放缓,个别品类快速增长的模式。
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