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已接近尾声,近期国际原油期价震荡下滑,截止9月23日(北京时间)WTI三季度均价为92.84美元/桶,环比二季度回落15.79美元/桶,跌幅14.54%;布伦特均价为98.77美元/桶,环比回落13.16美元/桶,跌幅11.76%。导致原油承压的因素主要有,欧美加息以及通胀导致需求破坏的担忧笼罩各国,投资者对于需求增长前景偏向利空的预期不断升温导致油价承压。除此以外,伊核谈判进程也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焦点,若伊朗原油出口制裁若解除,将会给OPEC产量带来2%-3%的增量,原油供应会获得明显的提升,一度令市场对能源供应趋紧的担忧缓解。另外,亚洲地区肺炎疫情再次出现蔓延趋势以及各国的防疫政策继续抑制能源需求,也是原油承压的因素之一。与此同时,OPEC+原油增产前景依旧不容乐观,且随着冬季取暖需求旺季临近,投资者对市场供应不足的担忧支撑油价,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美元走强和大幅加息预期带来的利空影响。
依托原油走势,三季度国内成品油零售价共经历“5跌1涨”。涨跌抵消后,汽油标准品累计下调1095元/吨;柴油标准品累计下调1055元/吨,抵消上半年部分涨幅,车主用油成本也明显缩减。不过2022年至今,成品油价格较去年年底仍是增长局面,其中汽油标准品累计增加1595元/吨;柴油标准品累计增加1535元/吨。
批发市场方面,三季度国内汽柴油批发价格基本呈现跌后反弹局势发展,均价较二季度稍有回落。三季度0#柴油均价8677元/吨,环比下滑46元/吨,跌幅0.52%,92#汽油均价9277元/吨,环比下滑327元/吨,跌幅3.41%,95#汽油均价9610元/吨,环比下滑335元/吨,跌幅3.37%。
分析来看,本季度前期,利空因素占据上风,原油及零售价的接连回调导致消息面利空油市,再加上7、8月份高温强降雨天气频繁,柴油需求处于传统淡季,汽油受暑假影响,私家车出行增加,但国内疫情多点散发,令汽油需求提升不及预期。导致汽柴油价格承压回调。不过8月下旬开始,随着“金九”消费旺季临近,下游备货操作增加,而地炼开工率不断下滑,主营炼厂运行负荷亦处于偏低水平。随着下游集中备货,地炼及各地区主营柴油库存水平明显下滑,部分地区逐步呈现供应趋紧态势,基本面占据主导,市场炒涨意向偏高,汽柴油价格随之步入上行通道,尤其9月上旬,国内汽柴油批发价格一度与原油走势相悖,其中柴油价格全面涨至到位限价销售。季度末期随着零售价下调政策落实,汽柴油价格虽有一定跟跌,但目前柴油仍处于限价水平,汽油受基本面拖累,价格跌势较大。目前多地柴油与92#汽油价格相当。
四季度是传统意义上的原油消费淡季,从季节性的规律来看,四季度国际油价应呈现出震荡回落的态势,但如果地缘政治发酵,不排除短时内有将油价推高的可能,预计WTI的主流运行区间为75—90美元/桶,布伦特的主流运行区间为80—95美元/桶。消息面对油市或难有明显支撑。基本面来看,市场消息,后续仍将有一批数量较大的出口配额下发,预计2022年成品油出口配额总量或与去年相近。这就意味着四季度出口量将有明显增长。而主营及地炼开工率提升或相对有限。四季度,户外工程项目陆续进入赶工阶段,双十一等电商活动频繁亦将进一步提升物流景气度,柴油需求仍有支撑。再考虑到,11月份开始北方地区置换负号,受资源调配不及时等因素影响,国内柴油基本面或维持紧平衡态势。汽油方面,随着国庆假期结束,汽油终端需求或存一定减弱预期。综合来看,后期汽柴油受基本面走向分化影响,柴油价格或易涨难跌,汽油则依托原油走向,不排除再度下滑的可能。
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