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POM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做“物极必反”,6月至今,不少产品的价格跌超四位数,本来嘛,大涨后的大跌实属常规操作,POM高位坚挺了那么久,早该进行回调了,但是,笔者查阅数据后居然发现,本轮跌价潮有些邪门,虽然市场价位不断创低,但生产企业却还在调涨出厂价,月初,神华宁煤、云天化、唐山中浩、开封龙宇等均上涨超300元/吨,兖矿鲁化更是一口气拉上了800元/吨,这里面到底有何分歧?为啥石化挺价都无法拯救POM行情?让我带您抽丝剥茧。
一:库存
前期POM市场虽有石化保驾护航,无奈国内POM市场现货库存消化颇为缓慢,贸易商出货压力较大,价格商谈让利空间扩大,市场价格底线不断被突破,月内跌幅达800-1500元/吨。由于现货价格重心不断下移,石化厂家利润被不断压缩,个别厂家开始尝试用降负的措施去稳定价格,但由于其余装置皆满负荷运行,所以总体开工率依旧维持在80%往上。高负荷生产让厂家库存仍呈现增加趋势,叠加终端需求始终未有明显提振,行情加速下行在所难免。
二:进口料
众所周知,在我国POM一直是严重依赖进口的塑胶原料。造成此轮行情大跌的“元凶”,其实就是和进口料连连走跌,息息相关。目前我国POM主要来自进口,且由于部分国家严禁向我国转让生产工艺技术,使得我国聚甲醛生产技术改进缓慢,对于高端聚甲醛产品进口依赖性较强,如今POM进口料大跌,国产料随之下跌。陶氏杜邦、塞拉尼斯等POM进口料月内跌1500元/吨左右,国产料跌1000元/吨左右。
总的来看,因POM进口料大跌,影响国产料的现货价格下滑。虽然贸易商让利出货,但下游需求始终未有明显提振,国内POM市场走货缓慢,成交跟进乏力。预计,短期内POM市场仍将维持弱势震荡行情。
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