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产品资讯 > 三氯氢硅供需格局仍然偏紧或紧平衡
三氯氢硅供需格局仍然偏紧或紧平衡
  • www.chemmade.com
  • 2022-06-20 14:05:17
  • 中国经营报
  •   曾经不温不火的三氯氢硅,如今却在光伏市场的加持下,被资本推上风口。

      Wind数据显示,年初至今(截至6月14日),三氯氢硅概念股三孚股份、宏柏新材、晨光新材和新安股份的股价分别上涨136.39%、169.78%、66.94%和39.6%。期间,个别股价接连收获涨停板。

      上述股价表现与量价齐升的光伏级三氯氢硅市场密切相关。据百川盈孚的数据,当前,光伏级三氯氢硅市场均价为2.7万元/吨左右,较年初价格上涨约59%,相较于2021年年初已上涨近360%。

      受益于光伏需求拉动,不仅三氯氢硅相关企业利润大幅攀升,而且该领域也吸引了部分企业投资扩产。据招商证券预测,尽管今年下半年到明年有多个工业级与光伏级在建产能陆续投产,但三氯氢硅总体供需特别是光伏级供需可能仍将保持在紧平衡状态。

      百川盈孚分析师姜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来看,短期内光伏级三氯氢硅价格已经开始下行,但是并不会下降很多。预计年底前,价格仍保持在2万元/吨以上的水平。对于企业扩产趋势,三氯氢硅企业相对谨慎,即使前景不错,也会考虑到产能消化和过剩风险问题。

      价格创新高

      2021年至今,三氯氢硅价格总体出现大幅上涨,从不足6000元/吨上涨至当前的2.70万元/吨左右。

      三氯氢硅,又称三氯硅烷、硅氯仿,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基础材料,主要应用于光伏多晶硅、硅烷偶联剂。按照品质差异,三氯氢硅又分为光伏级和工业级,前者纯度要求高,生产难度更大。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光伏行业驶入发展快车道。2021年,国内光伏发电新增并网容量为54.88GW,同比增长近14%。央视援引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预计2022年全年光伏发电新增并网108GW,同比上年增长95.9%。

      基于如此的市场形势,2021年以来,光伏产业链上游多晶硅供应紧缺,新老玩家加速扩产。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光伏多晶硅有效产能增至77.4万吨,全球新增的16.6万吨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预计到2022年全球多晶硅新增产能47万吨,其中46.5万吨来自中国。

      作为多晶硅的原材料,三氯氢硅呈现出供需错配的局面。

      2021年至今,三氯氢硅价格总体出现大幅上涨,从不足6000元/吨上涨至当前的2.70万元/吨左右。

      招商证券分析称,多晶硅对三氯氢硅的需求分为新产能投产和日常运营两个阶段。目前规模较大的多晶硅公司(通威股份、大全能源、特变电工、协鑫科技、东方希望)均会自制三氯氢硅,但在新基地投运时也需要外购;二线企业与新进入者基本以外购为主。

      记者采访了解到,当前,三氯氢硅的市场交易出现了一些阶段性变化,不过并不影响其总体高景气市场行情。

      姜迪告诉记者,目前光伏级三氯氢硅的产能可以满足下游多晶硅的需求。在当前供需情况下,虽然报价仍偏高,但是市场成交量同比有所降低,价格也出现了下行趋势。原因在于,前期多晶硅新增产能投料开车的三氯氢硅需求和日常生产过程中的补氯需求基本告一段落,同时近一个月原材料硅粉也下降了4000元/吨。因此,即使多晶硅的价格正在上涨,三氯氢硅的价格也开始下行。

      “短期内价格下行,但并不会下降很多。”姜迪认为,多晶硅对于光伏级三氯氢硅的需求呈现一定阶段性特征。另外,考虑到下半年仍有多晶硅项目投产,届时会进一步拉动三氯氢硅需求,带动价格上扬。预计年底前,其价格可以保持在2万元/吨以上的水平。

      针对多晶硅的供应情况,TrendForce集邦咨询新能源部总监王健也告诉记者,2022年三季度末,多晶硅龙头企业将会有新增产能投放,但考虑到1~2季度的产能爬坡期,预计三季度的实际供给释放将十分有限。展望2022年四季度,尽管多晶硅可能迎来阶段性扩产小高峰,但是随着光伏进入装机旺季,以及国内地面电站潜在的开工潮,多晶硅实际供需或仍然相对紧张,预计价格降幅相对有限。

      “温和”扩产

      姜迪告诉记者,目前三氯氢硅多以自用为主,加之每年需求都保持在相对平稳的状态,即使前景不错,企业在扩产时也会有一定考量,对于是否带来产能过剩风险都会有所考虑。

      受益于光伏级三氯氢硅市场需求强劲的,三氯氢硅企业在2021年和2022年一季度的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

      以三孚股份为例,该公司在2021年和2022年一季度分别净赚3.36亿元和1.5亿元,同比增长244.76%和183.75%。

      在市场需求旺盛和高利润刺激下,以三孚股份、新安股份和宏柏新材等为代表的企业开启了新一轮扩产或规划布局。

      2021年10月,三孚股份在原有6.5万吨/年三氯氢硅生产线的基础上,新建5万吨/年三氯氢硅生产线。随后,2022年6月,三孚股份发布公告称,为把握“双碳”背景下的发展机遇,公司决定在5万吨/年三氯氢硅项目基础上扩建7.22万吨/年三氯氢硅项目,该项目投资总额为7526.52万元。

      三孚股份人士告诉记者,新建的5万吨三氯氢硅项目将在2022年三季度投产,新扩建的7.22万吨三氯氢硅项目预计在2022年末或2023年初投产。产品基本为外售,光伏级三氯氢硅占比70%。

      新安股份网上投资者交流会议纪要显示,目前,该公司三氯氢硅产能6.5万吨,除部分自用外,约有4万吨可用于外售,主要为光伏级产品。此外,开化特种有机硅新基地规划新建三氯氢硅产能6万吨。

      新安股份人士告诉记者,公司光伏级三氯氢硅可根据订单对外出售,另外6万吨项目预计2023年底投产。

      此外,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宏柏新材具有5万吨的工业级三氯氢硅产能,同时该公司的第二套年产5万吨三氯氢硅产能装置建设工作正在推进。

      其中,新建的5万吨产能将达到光伏行业对三氯氢硅指标的要求,可实现光伏级三氯氢硅的对外销售。预计于2022年三季度实现投产。

      招商证券预测,今年到明年上半年,三氯氢硅供需格局仍然偏紧或紧平衡,今年下半年可能还存在阶段性供应缺口。同时,外供比例高、投产节奏快的公司将直接获益;而另一方面,三氯氢硅自供的多晶硅/有机硅企业可能通过终端产品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多晶硅企业扩产热潮,三氯氢硅企业扩产的声音相对较小。招商证券方面分析认为,三氯氢硅供给过去比较稳定,当下扩产加速但相对有序。

      据悉,在我国涉足三氯氢硅的企业有三孚股份、新安股份、晨光新材、宏柏新材、河南尚宇、宁夏福泰、新泰恒利赢硅业、大全能源、永祥股份等。其中,当前三孚股份、河南尚宇、宁夏福泰和新安股份等是可外售光伏级三氯氢硅的生产企业。

      姜迪告诉记者,目前三氯氢硅多以自用为主,加之每年需求都保持在相对平稳的状态,即使前景不错,企业在扩产时也会有一定考量,对于是否带来产能过剩风险都会有所考虑。


      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

  • 文章关键词: 三氯氢硅光伏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