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PDH装置层出不穷,逐渐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未来10年内,中国还有超过3500万吨/年的PDH装置处于在建、拟建及规划阶段。若目前规划项目均可如期投产,中国PDH装置规模在未来10年内的增速将超过20%。但暂且不提未来10年,自2021年开始,丙烯市场的“明星”工艺PDH已是风光不在,毛利萎缩明显,甚至出现大幅亏损,整个行业经济性明显弱化。
PDH装置井喷式扩张,景气度回落
近年来,中国PDH装置将出现井喷现象,景气度回落,竞争环境也将越发恶劣。
一是PDH技术来源有限。全球成熟的技术提供方是UOP和Lummus,工艺分别为Oleflex和Catofin,国内稳定的PDH装置均来自两家企业的技术支持。国外公司对烷烃脱氢技术介入较早,对国内市场形成了技术垄断。
二是竞争焦点单一。因PDH原料来源固定且单一,因此PDH装置成本整体差距不大。那么市场的主要竞争焦点,在于对消费领域的争夺。而早期进入者或者规模化、产业化的头部企业则优势明显,新进入者竞争压力上升,价格竞争在所难免。
三是原料和需求的双向承压。未来10年中国PDH丙烯产能将超过3500万吨/年,若规划项目如期投产,丙烷的加工量将近5000万吨/年,国产丙烷尚不能满足PDH的原料需求,因此丙烷依旧依赖于进口,也将极大程度的推升丙烷的价格。而在PDH工艺的成本结构中,原材料成本占比约70%,原料丙烷的价格是PDH装置盈利表现的决定性因素。上一条我们说过,随着新进入者的不断增加,市场竞争加剧,届时PDH将承受来自原料和需求的双向夹击。
技术优化、氢气再利用,提升PDH项目综合竞争力
未来PDH行业压力不容小觑,减能增效、技术优化已经提上日程,也有望增强PDH装置在未来化工市场的竞争力,予以弥补竞争环境恶化带来的劣势。
据悉UOP公司开发的最新的NG PDH生产工艺,在原料选择性、转化率及加工成本方面均有一定的改进。据悉,东华能源(茂名)PDH项目将采用UOP最新的NG PDH流化床创造成本优势。浙江圆锦新材料75万吨/年PDH装置也采用UOP新一代技术,采用基于氧化铝为载体的含铂催化剂体系,具有低能耗、低排放的特点,提升运营灵活性、运转率和可靠性,具有明显的能耗、环境和成本优势。
同时,“两桶油”已经开始布局PDH产业。濮阳远东科技15万吨/年PDH装置采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的 ADHO 工艺,无毒无腐蚀性的非贵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环保型催化剂,并为之配套开发了高效循环流化床反应器,成功实现脱氢反应、催化剂烧焦再生连续进行,填补了国内空白。后续呼和浩特石化5万吨/年PDH项目,计划2022年三季度投产,以呼和浩特石化现有的催化裂化装置副产丙烷为原料,可满足5万吨/年PDH装置需求。
而提升PDH产业竞争力的另一条出路是,对PDH装置副产的氢气资源进行再利用。PDH装置丙烯的过程,副产氢气资源,目前中国PDH装置每年约副产超过20万吨的氢气资源,也是化工生产中副产氢气资源最多的装置之一。随着PDH行业竞争加剧,众多PDH生产也已经认识到氢气利用的必要性。
但鉴于氢气的活泼性质,储运成本较高,无法长距离运输。多数工厂进行了低附加值的应用,燃烧用于工厂的蒸汽热值补充,或周边消化作为炼油及蒸汽裂解所需要的氢资源,仅有少数工厂进行了深度利用。但已有很多PDH工厂考虑予以氢气的高附加值利用,如建设加氢站或发展氢能电池和氢能汽车等。目前我国在大力推进氢能源汽车,氢能需求增长,也将为PDH企业带来更多的机会,也可提升PDH项目的综合竞争力。
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