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宏观及成本面带动下,丙烯市场价格重心继续回升,10月中旬山东丙烯价格一度逼近万元大关。但在一片欣欣向荣的背后,不可忽视的是丙烯主产区不同市场间供需矛盾的深化。
由上图,可以明显的看出,山东-东北之间的价差呈现不断收窄的趋势,特别是近两年收窄的趋势则更明显,甚至在特定阶段出现齐平和反超的情况;而华东市场则是另一种情况,山东-华东之间的价差则呈现缓慢扩宽的趋势。这些变动与主产区内供需格局演绎有着极大的关系。
近几年中国烯烃可以说是明星产业,试水者不知凡几。丙烯产业链保持着高速扩张,2019年开始产能增速维持在11-12%上方。2017-2021年丙烯产能复合增长率为10.26%。2016-2017年,丙烯产能增长率达到近年高点,主因煤制烯烃及丙烷脱氢等新兴工艺兴起,特别是煤/甲醇制烯烃进入扩张高峰期。2019-2021年,炼化一体化汹涌来袭,且在碳达峰的背景下,煤/甲醇制烯烃脚步放缓,取而代之的是丙烷脱氢及轻烃综合利用项目迅速扩张,特别是PDH新增项目井喷式爆发。
伴随着丙烯行业的飞速扩张,新进入者不断增加,整个行业的风险也在不断积蓄。部分老牌企业也在不断优化完善自身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盈利能力和自身抗风险能力。而随着各地丙烯新产能与新下游的陆续释放,丙烯区域间货源流通发生着改变。这当中变化最为明显的是前文提及的东北及华东地区。
东北地区来看,2020-2021年随着丙烯主要下游产品行情回暖,部分长期停工企业重启生产,一定程度提振丙烯需求,同时东北地区部分新的下游装置投产,需求进一步增加。到了2021年下半年,随着宏观政策调整与实施的不断深化,东北地区部分主要企业出现停工降负,东北地区的供需格局从“净流出”转变为弱平衡。而这也带动着东北地区丙烯价格的进一步走高,逐步与华北持平,与山东价差收窄。
与东北地区相反的则是华东市场。从丙烯主产区的下游结构来看,山东地区主要以粉料、丁辛醇、环氧丙烷为主;而华东地区的主要下游则以聚丙烯为主,少量分布丙烯酸、丙烯腈等。而近年来聚丙烯行业与丙烯同步高速扩张,甚至丙烯高速扩张的大部分风险转嫁至聚丙烯,聚丙烯粒、粉行情出现明显转弱趋势,进而反作用于丙烯市场。同时华东、华南部分下游企业为了规避风险,也在往上游进行产业链延伸,因此在需求减少的同时,甚至还出现了丙烯的富裕。2021年华东也有部分丙烯装置未匹配下游装置,因此华东地区供需格局愈加宽松。
而华东、东北地区的差异化,也出现在了山东地区内部,东营与淄博地区同样因为下游消费结构不一,进而影响到价格走势,部分阶段山东市场高低端价差出现明显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