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份,我国聚醚进口总量55.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2.9%;出口总量达104.88万吨,已超去年全年出口量80.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46%。聚醚在11月中的表现,进口量同比环比均有所增加,出口量同比有所下滑,环比略有增加。11月聚醚进口量达6.89万吨,同比增加32.7%,环比增加60.1%;出口量8.99万吨,同比减少10.99%,环比增加2.9%。具体情况如下:
按产销国来看,进口数量最多的为新加坡和沙特阿拉伯,分别占比为32%、27%;其次为泰国占比14%,第四是韩国占比9%,美国占比5%位列第五。由于海外需求偏弱,价格偏低,陶氏沙特货源以及新加坡壳牌的聚醚继续大量涌入中国,势必加剧国内货源与进口货源的竞争程度。
按企业注册地统计,进口量最多的是上海市,占比32%,其次为广东省占比28%,北京市位居第三,占比20%,江苏省位居第四,占比13%。这也与国内聚醚消费集中地密切相关,目前华南市场对于进口货源的消费较为集中,特别是软泡聚醚,由于进口货源有稳定的客户群,多偏向进口货源;其次是华东一带,而北方市场则多依赖国产货源。
出口方面:
按出口国来看,占比最高的为美国、越南以及土耳其等,比例均为9%、8%、8%,主要出口国家集中在南亚和中东地区。2018年以来,受中美贸易战影响,国内软体家具厂出口美国的床垫、枕头等用品数量大幅下滑,为了规避风险,海绵厂转战市场,据不安全统计,目前国内大型海绵厂在东南亚建厂的有近10家,此外有一部分中间海绵厂也纷纷转至越南、印度尼西亚建厂,这也使得聚醚出口转向此地。
2021年11月份聚醚多元醇出口按企业注册地统计,占比最高的为山东省,比例为33%,其次为上海市占比21%;再者,江苏省、浙江省分别占比18%、14%。山东为聚醚的集中产地,上海,江苏,以及浙江等沿海地区,交通便利,便于出口。
认为,12月份,国内聚醚连番走跌,目前仍未有止跌迹象,进口软泡货源价格相对低位,目前华南、华东等地散水送到价与山东散水出厂价不相上下,且阶段时间内,价格低于主营山东。进口货源在国内拥有价格优势,进口热情尚可,但国内需求疲软,消化缓慢,12月进口端继续放量有限;出口方面,国内价格偏高,且国际航线运输成本待优化,整体出口订单抑制。预计年末最后一月进口保持高位震荡,出口偏低位维持。
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