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今年11月,我国出口量为104678吨,全年出口量远远低于去年,甚至相比2019年也有较大降幅。出口的疲软,对我国异丙醇后期走势影响几何?隆众资讯将多角度为大家分析。
2020年异丙醇出口首次占比产量的50%,也让很多业者把异丙醇的未来都指向了出口。我国异丙醇主要出口国家在东南亚,东南亚需求量远大于其它国家和地区。但2021年出口量不及预期,主要是国内异丙醇价格没有优势,没有大量的出口订单。相比2020的出口量,2021年月均少了1.2万吨附近,足以严重影响我国异丙醇的开工率。而今年我国异丙醇遇到的麻烦,不仅仅是出口量的减少,内需也同样减少严重。
近五年,我国主要出口目的国家是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前五名出口量占比达到近五年的 60%以上。我国出口支撑一直是南亚国家,其中印度尤为重要,其医药中间体产业及其发达,也是异丙醇最大的需求国。而欧美等国家对中国异丙醇相对抵制,对中国的采购量可以忽略不计。
我国出口减弱,主要是受到南亚疫情影响,多数异丙醇下游企业开工偏低,尤其是印度医药中间体企业,今年采购大减40%。
未来出口方面来看,主要的出口企业是浙江新化、凯凌化工、珠海长成、惠州宇新、山东德田、山东大地。山东和广东地区工厂多半订单将以出口为主,这也是国内竞争激烈,成本比拼严重的结果。而不具备出口优势的企业,即便有成本优势,在2022年开工率也很难达到70%以上。仅仅在国内,因双原料优势此起彼伏,没有出口订单的加持,很多时候出货节奏很难把控。
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