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4年,
苯胺市场溃不成军,价格持续向下,至3月下旬价格跌至近两年的低点9300元(吨价,下同)。此后供给骤减,直接拉涨市场行情,上演绝地反击,目前价格反弹至11000~11200元。但随着价格上涨,重启装置增多,货源紧张局面将得到缓解,加之终端需求低迷,原料支撑力度减弱,此轮上涨行情告一段落,市场横盘整理。后市在众多利空作用下,或面临回调危险。
产能过剩 厂家经营困难
苯胺曾是市场附加值较高的产品,2010年平均利润2428元。但目前行业产能已经突破220万吨,而下游市场需求增长相对缓慢,不足100万吨。市场竞争激烈,生产厂家盈利空间不断压缩,规模小的生产企业更是毫无利润可言。
一家企业的负责人说,年初以来,企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目前销售价格仍处于盈亏临界点,在成本线附近苦苦挣扎,曾经风光的日子不再。随着下游开始进入淡季,今后日子或将更加艰难。面对市场的不利局势,苯胺厂家纷纷选择停车或减产措施挺市,行业整体开工率仅为四成。
供应减少为市场注入活力,成为此次苯胺绝地反击的最大动能。泰兴新浦5万吨/年装置因烧碱故障停车检修,3.5万吨/年装置更是永久关停;山西天脊13.5万吨/年装置近日检修;兰州石化7万吨/年苯胺装置去年11月检修,暂无开工计划。
据业内人士介绍,苯胺当前价格高出合理价位几百元,一些生产厂家见有利可图,排产意向蠢蠢欲动。泰兴新浦苯胺装置等已经重启,市场开工率回升至五六成,苯胺供应趋紧局面将逐步得到缓解,从而削弱价格上涨动能。目前市场上涨步伐已经停滞,预示此番上涨已达到顶部。
原料盘整 支撑力度减弱
作为苯胺市场晴雨表的上游原料
纯苯,目前价格已上调6次,累计上调900元。自4月初开始,纯苯整体库存水平出现下降。其中,中石化平均库存水平下降至4万吨以内,港口库存仅1.5万吨,创下新低。同时,下游苯乙烯开工率下降明显,对纯苯需求降低。5月尽管镇海利安德苯乙烯及部分酚酮装置陆续停车,但同时镇海纯苯单元跟进停车,由此企业整体库存压力并未出现较大变化。
“较高的外盘价格水平、并不高的库存压力,以及企业与内贸的价差,使得企业有理由继续小幅度上调月初执行价,心态方面或在短期有一定支撑。由此预期,随着加氢苯货量的补充,行情或产生下滑的可能。因此对于苯胺后市支撑力度或有所减弱。”中国石油东北销售公司朱处长说。
需求低迷 高价受到抵触
作为最大下游,聚合MDI并未随苯胺市场联动上涨,而是呈现出与原料相反的走势。虽然进口货源偏少,但上海巴斯夫、拜耳及万华聚合MDI货源库存偏高,且由终端传导的资金压力仍影响市场交投热度和价位。中间商套现操作意向,也推动了部分低于主流位的价格出现,华东上海货价位罕见的与日韩货基本持平。成本传递受阻,导致下游对高价苯胺抵触,采购清淡。
“供应商5月挂牌MDI价格普遍大幅贴近市场下调,节后归市买气未见起色。另外据悉,日本NPU检修有所推后,具体时间尚未明确,出货商谈重心略弱,中间商进退两难。万华本月挂牌已经由此前的18000元降至16300元,以目前市场15700元及低价15600元大单交投价格来说,无利润可言。市场继续做空风险存在,预计后市弱势整理。”朱处长说。
同时染料、助剂、医药、农药等行业消费能力不足,对原料的整体需求仍显疲软,对苯胺市场利好支撑因素不大。而随着气温升高,行业淡季渐渐逼近,因此对苯胺市场利空影响增加,成为继续向好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