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物流资讯 > 扬州构建区域物流中心
扬州构建区域物流中心
  • www.chemmade.com
  • 2011-10-20 10:15:22
  • 扬州日报
  •     核心提示
       
        现代物流业,是我市一直着力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根据刚刚出炉的《扬州市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我市将进一步加快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业,打造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沿江发展带和沿运河发展带相交汇的区域性物流中心枢纽。
       
        《扬州市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确立现代物流业作为扬州市支柱产业的重要地位,初步建成我国长三角地区重要物流枢纽和江苏省物流中心之一。
       
        目标
       
        建成长三角重要物流枢纽
       
        关于“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功能定位,该《规划》提出,长江三角洲地区沿江发展带和沿运河发展带相交汇的区域性物流中心枢纽。具体的功能是:与江苏省南、北部城市群相联系的物流交换中心,成为连接苏南、服务苏中、辐射苏北的区域性物流中心;与上海、山东、浙江、安徽、湖北和河南等各省份相联系的物流交换中心城市;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物流网络体系的核心城市。
       
        《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扬州市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下降到13.5%左右,物流业增加值年均现价增长20.8%,工商企业外包比例年均增长2%.
       
        《规划》明确,从“社会运力资源整合、产业集聚区效用发挥、市场集聚区效用发挥、产业优势与特色物流相结合、大力发展品牌物流、多式联运物流效用发挥”六个方面整合全市物流功能。
       
        布局
       
        形成沿江、沿运河发展带
       
        《规划》明确了扬州现代物流业发展空间总体布局方案,即:以市区为核心,形成“沿江发展带”和“沿运河发展带”.其中,“沿江发展带”以扬州市区为核心,以仪征市和江都市为两翼;“沿运河发展带”主要包括高邮市和宝应县。
       
        “沿江发展带”以扬州市区为核心,以仪征市和江都市为两翼,是扬州市工商业的聚集之处,具有发达的经济体系和交通网络,是扬州市物流业发展的重点区域。依托其产业优势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大力推动货运枢纽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配送中心型和综合服务型等各类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发展,在整合各种物流资源的基础上推进以集装箱多式联运技术为核心的国际物流的发展。
       
        “沿运河发展带”主要包括了高邮市和宝应县。该区域的优势产业是生态农业,有四个高效农业板块。此外,机电装备产业也比较发达。“沿运河发展带”物流布局规划应服务于本地的优势产业,把农村物流、粮食物流、应急物流和机电装备产业物流作为发展的重点。
       
        措施
       
        新建11个物流园区(中心)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扬州市重点规划新建11个物流园区(中心),其中市区5个,江都市和仪征市各2个,高邮市和宝应县各1个。这批物流园区(中心)将成为扬州市现代物流业新的增长点,有力地推动扬州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和壮大。
       
        【市区】重点规划和新建5个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在邗江区新建扬州市现代物流中心、北洲长江(船用)材料物流园、杭集物流园,规划邗江开发区综合物流园。在开发区规划新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
       
        【江都市】重点打造两个物流园区,苏中空港物流园和中信泰富码头物流园。其中,苏中空港物流园主要依托扬州4C级民用机场开展综合性的物流服务,这对于减少运输时间、提高扬州物流业的服务质量和开展电子商务等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仪征市】规划新建和扩建一批汽车物流项目,从而形成一个大型的汽车物流集聚区。新建汽车物流项目有:大众联合发展公司的仓储、物流项目,安吉天地整车物流项目,仪征景和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的仓储、运输、配送项目,新城镇汽车物流园项目等;扩建项目有上汽赛克物流有限公司的整车及零部件物流仓储、配送等项目。此外,还规划了仪征开发区物流中心。
       
        此外,高邮市规划新建公铁联运仓储物流中心。宝应县规划新建宝应港口物流。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