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记者在天津港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12月21日18时,天津港货物吞吐量突破四亿吨,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四亿吨的港口。预计今年全年,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1000万标准箱,圆满完成天津市委、市政府的“十一五”期间各项任务指标,基本实现“世界一流大港”目标,为天津建设国际港口城市和滨海新区加快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打下更加坚实基础。
天津港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2001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2004年突破2亿吨,2007年突破3亿吨,今年突破4亿吨,实现了用九年连续跨越三个亿吨台阶的持续较快增长。
为了进一步满足区域经济和腹地经济快速发展对港口吞吐能力的要求,“十一五”期间天津港共投资55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完成了30万吨级原油码头、第二个滚装码头、北港池杂货码头、欧亚国际集装箱码头、国际邮轮母港码头及客运大厦、航道拓宽一期、二期等工程,东疆港区和临港工业区的建设开发也随之不断加快。新建万吨级以上泊位45个,比“十五”期间新增设计吞吐能力2亿吨;港口主航道由15万吨级提升至25万吨级,码头等级由15万吨级提高30万吨级,凡进入渤海湾的船舶天津港都能接卸,成为世界上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港区陆域面积由2005年的47平方公里扩大到2010年底的107平方公里,相当于五年时间再造了一个天津港。
与此时间,天津港不断调整结构、完善功能、升级发展,积极开发腹地市场货源,为广大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港口装卸、国际物流、港口地产、港口综合服务“四大产业”,形成了以港口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加大了市场开发力度,截止目前集装箱航线达到115条,实现了对世界主要港口的全覆盖,开设了内贸钢材班轮航线,加强了海铁联和班列运输的组织,保持了腹地货源的稳定增长;辟建物流网络,在国内九省一市建设18个“无水港”和一个区域营销中心,实现了港口功能向内陆腹地延伸;整合了港内物流资源,大力开展全程物流服务业务,成功打造了番茄酱、果蔬冷链等全程物流示范项目;大力推进港口地产业和综合服务业,开发了东疆港区,南疆散货物流中心地产项目,全面完成了天津港股份与天津港发展两家上市公司的整合,打造了海内外双重融资平台,同时在工程建筑产业、传媒、信息等新兴产业以及传统服务业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业务拓展。
此外,天津港坚持开发带动战略,以资本为纽带,广结战略联盟,吸引众多国内外知名大企业来港投资。先后吸引丹麦马士基、法国达飞、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等国际知名企业集团,以及中石化、中石油、中远、中煤、中化、招商局等大型央企参与港口建设和经营,投资领域涉及装卸、物流、地产、金融等行业,有力促进了天津港各产业要素的聚集和发展。“十一五”期间累计合同利用内外资额分别达到69.93亿元和7.11亿元。
“十二五”期间,天津港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天津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四大产业”发展,不断壮大企业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快东疆港区和临港产业区开发建设,力争实现资产规模、营销收入、利润和员工收入“四个翻番”,努力打造高水平世界一流大港,向“世界一流企业”目标迈进,为实现国家对天津及滨海新区的定位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