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评论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热门评论 > 评论:化肥筑底仍难实现
评论:化肥筑底仍难实现
  • www.chemmade.com
  • 2016-01-26 10:16:09
  • 中国化工报
  • 化肥价格一泻千里,跌幅之大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化肥价格何时能筑底呢?笔者从多方面分析认为,希望还很渺茫。


    目前除钾肥外,所有的化肥价格都跌破了企业的平均完全生产成本,行业陷入全面亏损的地步,仅从成本角度考虑,除钾肥外的产品似乎已经筑底。然而化肥行业已经是全球性产能过剩,目前刚进入产能出清期,这个阶段,成本不再成为价格的支撑,因此把成本当做化肥价格是否筑底的依据并不可行。


    3月份后,全国将陆续进入用肥季节,需求开始提升,但笔者认为刚性需求出现也不一定代表着价格能够见底。分析过去历年化肥市场的表现,3月份后,跌多涨少,并没有明确的规律性。考虑到去年的新增产能、低迷的农产品价格和出口受阻,笔者更倾向于刚性需求并不能阻止整体行情的下滑,只能减缓价格的下滑速度。

     
      钢铁、煤炭等行业经历了近3年的低迷期,石油价格的下跌也延续了一年半的时间,但产能仍未出清。化肥价格虽然下跌的速度很快,但时间仅才3个月,因此笔者认为产能出清的时间远远不够。事实上,时至今日,笔者并没有听到企业大规模停产的消息。


    恰恰是目前居高不下的行业开工率让化肥市场筑底的希望更加渺茫:化肥是全年生产、集中消费的产品,一旦在淡季生产过多,那么就会积累大量的库存,到了用肥季节,即使企业停产,实现了去产能化,但去库存化没有实现,价格仍然涨不起来。


    供给侧改革是化解过剩产能的一个有力举措。煤炭、钢铁是今年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化肥并没有被列入,也将延缓化肥市场筑底的过程。作为氮肥主要原料的煤炭,供给侧的改革会否大幅提升其价格呢?笔者认为:一是政府强调市场化的手段倒逼;二是具体的标准会非常难以制定;三是落实有个过程,因此笔者认为至少在今年上半年很难看到煤炭供给侧改革对化肥成本的影响。


    化肥价格的一跌再跌,使得低价对经销商不再具有吸引力,企业只能被动集港,而集港越多,进口商做空中国化肥的把握性越大,或许任何一轮国际招标都将引起化肥价格的新一轮下跌。


    此外,联储联销或保底政策也为下一轮价格下跌埋下了伏笔:保持了虚假的价格,从而维持了高开工率,不利于产能的出清。


    虽然很残酷,但不得不说,产能出清是怎么也逃不过的劫,可有缓兵之计,并无救命之策。只有等到产能出清之时,化肥市场才会有真正的转机。

  • 文章关键词: 化肥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