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评论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热门评论 > 评论:善用国际并购重组手段
评论:善用国际并购重组手段
  • www.chemmade.com
  • 2016-01-20 15:09:29
  • 中国化工报
  • 中国化工行业旗舰中国化工集团公司近期动静不小,相继收购全球领先的橡塑加工机械制造商德国克劳斯玛菲集团,战略入股瑞士摩科瑞能源贸易公司。分析人士指出,在跨入“十三五”关口,全国上下积极探索“中国制造2025”战略落地的背景下,中国化工集团通过国际并购探索出一条国内化工行业乃至制造业加快升级的捷径,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在化工行业的落地生根意义重大。


    克劳斯玛菲被誉为橡塑加工机械行业中的“劳斯莱斯”,是德国工业4.0的杰出代表。中国化工对克劳斯玛菲的收购被称为中德之间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将“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对接的高端投资平台。通过对克劳斯玛菲的收购,中国化工集团不仅迅速拥有了一家世界领先水平的制造企业,同时还可利用其技术和管理经验改造和发展中国化工旗下的国内橡塑、化工、汽车零部件等机械制造相关板块,迅速提高我国相关制造业的工业4.0水平。正如中国化工集团董事长任建新所说:“通过并购这个拥有178年历史的全球领先橡塑机械制造商,中国化工装备将加快产品组合和业务整合,率先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同时这也是‘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的有益实践。”


    当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等。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必须抓住战略机遇期和当前难得的市场倒逼机制,着力解决以上瓶颈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有很多种思路和方法,自己摸索攻关、一步一步升级是良策,通过国际并购、买进良种再撒豆成兵亦是妙方。中国化工并购德国克劳斯玛菲就是一个妙方,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在塑料和橡机行业开花结果最有效的捷径。中国化工利用克劳斯玛的先进技术和国际品牌,将迅速整合并提升中国橡塑装备制造产业,整体跨入世界一流水平,拓展更大的国际国内市场。


    中国化工并购克劳斯玛菲,对于全行业的启示有三。一是选择并购公司要技术和市场“双领先”。国际并购的目的绝不能是简单扩张产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并购拥有持续性增长和高附加值增长能力,更好地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因此并购标的技术领先和全球市场地位应成为一道硬杠杠。


    二是整合文化,保持谦和。据任建新透露,收购后中国化工将保留克劳斯玛菲管理层和员工,保持现有的企业结构,并助力克劳斯玛菲拓展中国市场。并购要双赢,首先考虑的是要让并购对象企业“赢”,这不光是钱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是文化的尊重和认同。经过多年历练,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已不再象过去那样简单粗暴,土豪气一身,更多地体现低调务实、平等互利的理念和态度。“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一定要谦虚,我们去收购它,不是征服它,不能以一种占领军的心态去收购和管理,要尽量尊重和信任被并购企业之前的管理层、技术及品牌,保持企业平稳发展。”任建新的话对此做了最好的注脚。


    三是并购是先手,学习提高是后招。要善于利用被并购企业的技术、管理、品牌等优势改造提升国内企业和产业,提升中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中国化工收购克劳斯玛菲,在战略规划阶段就有引进国际一流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国内橡塑装备制造业水平的考量,可谓深谋远虑,相信也一定能得偿所愿。

  • 文章关键词: 化工行业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