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评论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热门评论 > 评论:低油价为增加我国原油储备带来契机
评论:低油价为增加我国原油储备带来契机
  • www.chemmade.com
  • 2015-08-11 14:12:16
  • 中化新网
  • 国家海关总署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我国进口原油3071万吨,同比增加29%,这是继4月份之后,中国再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原油最大进口国。前7个月,我国进口原油1.94亿吨,增加10.4%,成品油1817.3万吨,增加6%。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正在加快补充原油储备的缺口。

     

    石油战略储备对于保障国家的能源与经济安全有着重大的意义,很多原油净进口国,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原油战略储备体系。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能源需求增加,我国对进口原油的依赖度持续攀升。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就成为原油净进口国,对外原油依赖不断提升,截至2014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9.5%。

     

    遗憾的是,我国虽然不断进口原油,但原油储备的底子依然较薄。按2013年每天消耗石油139万吨的规模静态计算,我国现有的战略原油储备只够使用8.9天,商业原油储备可用13.8天,全国原油储备的静态能力总共约为22.7天,距国际能源署设定的90天储备能力标准还有较大的差距。石油安全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增厚战略储备无疑是提升安全系数的重要一环。

     

    油价的持续走低为增加原油储备带来了契机。从2014年下半年至今,国际油价一路下行,中国原油进口量也从去年7月份开始增长。有分析认为,2015年下半年国际油价仍将保持下行态势,面对处于相对低位的国际油价,我国应该果断“抄底”,尽快增加原油储备。与此同时,还应努力实现原油进口市场实现多元化,保证原油的来源稳定可控。

     

    在增加原油储备方面,一些石油进口国除了在国家主导下开展储备项目外,还会动用民间资源,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我国在国有企业进口原油增加储备的同时,可以考虑开放与鼓励民企参与原油进口,有效促进国有储备与商业储备分离,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石油存储体系,确保国内石油市场稳定供应。

     

    在加大原油进口力度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与原油储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我国在原油储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布局频繁,但相比迫切的原有储备需求,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建设仍存在明显的不足。未来几年,国家还应继续加大基础硬件设施建设力度,如增加油库数量、利用海上油轮储油等,建立起多元化的石油储备机制,进一步提升我国能源安全水平。

  • 文章关键词: 石油储备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