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液氨夺命”再暴监管漏洞
www.chemmade.com
2013-09-02 13:57:24
经济日报
8月31日,上海市宝山区一公司冷库发生
液氨泄漏事故,导致大量伤亡。有企业受伤职工称,对于加工厂需要氨气制冷并不清楚,入职之后,公司也没做过消防培训。
一次安全事故,往往是用生命的代价展示公共安全管理的漏洞和缺陷。两个月前,造成过百人遇难的吉林德惠某禽业公司火灾,元凶同样是液氨。按照规定,包括安监、公安、质检、环保等多个部门均有管理责任。可这么多部门仍无法真正管住风险。可见,对公共安全风险隐患的排查必须更加细致。只有这样,才能在一次次悲剧发生后,真正建立起长效的安全管理机制。
文章关键词:
液氨泄露 、上海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