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评论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热门评论 > 评论:上马核燃料项目怎能“先斩后奏”
评论:上马核燃料项目怎能“先斩后奏”
  • www.chemmade.com
  • 2013-07-12 10:07:46
  • 新京报
  •     如何避免江门核燃料项目事件事态扩大,当地政府以及项目施工方最需要做的就是满足当地民众的知情权,耐心沟通、科普。
       
        投资近400亿元的核燃料加工厂项目,自然受地方政府追捧。中国核工业集团的这一项目,超40个地方政府趋之若鹜,展开了激烈争夺战,广东江门鹤山市最终胜出。鹤山市官网称,项目建成后,无论是在工业产值还是在税收方面将会再造两个鹤山。在项目即将上马之际,当地公众开始发出质疑反对之声。
       
        一个项目能够“再造两个鹤山”,可想而知,鹤山政府争取到这个项目,该有多么兴奋和自豪。项目虽然至今尚未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但拆迁征地工作,已经在进行中,当地准备举全市之力推进该项目动工建设,要求以“快”字当头,以便在年底前上马动工建设。
       
        这让人疑惑,发改委尚未批准立项,更没走到环评阶段,该如何在年底前上马动工呢?所谓“快”字当头,难道是要先动工后环评?
       
        同样是这个项目,因为有一个“核”字,当地民众的感受却与政府部门完全不一样。在完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突然面对一个只有10天公示期的核燃料加工厂项目,任谁都难免产生核辐射、核污染等方面的担忧。
       
        尽管当地政府强调,核电公司在这方面的技术,如何先进和安全,可公众还是会反问:既然对安全如此自信,为何不能在政府与核电公司签订合同之前,就与民众进行沟通协商?
       
        或许,这一项目安全性不成问题,但是公众对于相关知识的确缺乏了解,甚至错把核燃料加工厂项目当作核电站,却是事实。
       
        之所以如此,或许,当地政府和企业认为得到民众的支持毫无必要,否则就会提前做大量的沟通和科普工作;像现在这样先将生米煮成熟饭,然后搞突然袭击式的短期公示,更像是走个过场,缺乏对民意的基本尊重。
       
        其实,在现行政绩考核体系下,地方拼尽全力拿下大项目,往往被置于首位。从近些年各地的PX事件来看,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地方经济,不惜代价、穷尽一切争取一些大的项目到当地落户,到最后,几乎都引起了当地强烈的民意反弹。这几乎是当下化工、涉污染项目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基本规律。
       
        以此观之,一些地方政府的大项目至上思维,使之忽视了民意诉求,也难以严格遵守环评等程序,更遑论与民众的沟通以及相关知识的科普。要根本上改变这种恶性循环,地方政府尊重程序、尊重民意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还是要理顺政府职能,改变职能错位的现状。把市场能做好的交给市场,政府少插手,才是治本之道。
       
        而如何避免江门核燃料项目事件事态扩大,当地政府以及项目施工方最需要做的就是,满足当地民众的知情权,耐心沟通、科普。如果,市民仍然强烈反对,那么,也应该做好项目下马的准备。
  • 文章关键词: 核燃料核电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