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评论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热门评论 > 环球时报评:中国要染上石油瘾吗?
环球时报评:中国要染上石油瘾吗?
  • www.chemmade.com
  • 2012-04-02 09:13:37
  • 环球时报
  •     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上周中国汽油涨价,意在抑制对石油日益增长的需求。连续出台此类调整措施和对可再生能源的巨额投资表明,中国非常重视控制本国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但倘若希望避免类似美国对石油上瘾的经历,恐怕为时已晚。
       
        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与美国相似的狂热汽车文化,这种文化曾迫使美国对海外石油生产国投怀送抱。据国际能源署介绍,2000年至2010年,中国年均用于进口石油的资金为660亿美元。但该机构预测,2012年该数字将攀升至251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60%的石油消费。鉴于中国刚进入大规模购车时代,本月汽油价格大幅上调可能对中国的石油需求影响有限。
       
        中国汽车市场毕竟年轻,当前增势趋缓和北京控制通胀的关系更大,而非汽车需求锐减所致。即便汽车销量增速减慢,对汽车趋之若鹜的中国人今年仍有望购买2000万辆汽车。据美国权威汽车业评级公司杰迪保尔公司最近提供的数据,中国80%的购车者是首次购车,只有10%的购车者需要贷款。换言之,中国人拥有大量购车现金。此外,中国上调后的油价仍大大低于东京或柏林。
       
        北京的决策者非常清楚过度依赖进口石油对国家安全的威胁。但他们发现对此几乎束手无策,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有车族同美国有车族一样,已对不太昂贵的燃料习以为常。过快提升油价将引发民众的强烈反对。而涨价过慢只会加深中国对石油的依赖,使其在伊朗和南沙群岛等问题上更加头疼。
       
        为减轻压力,中国政府正鼓励汽车行业发展电动汽车技术。然而电动汽车售价昂贵,再加上续航能力有限,其年销量仅维持在数千辆水平。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咨询机构环球通视有限公司本月发布报告称,2020年中国汽车需求总量有望增至每年3000万辆。即使油价仅以中等速度增长,届时中国每年用于进口石油的费用仍将超过5000亿美元。
       
        这种对石油烦恼的依赖只会愈演愈烈。正如美国曾深刻体会的那样,上瘾通常会招惹麻烦。世界应为石油储藏丰富地区的冲突加剧做好准备。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