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评论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热门评论 > 成品油定价应扩大参考范围 符合市场趋势
成品油定价应扩大参考范围 符合市场趋势
  • www.chemmade.com
  • 2012-03-20 14:04:41
  • 东方网
  •     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油价又涨了。从今天开始,国内的成品油价格每吨上涨600元,为2009年6月以来涨幅最大的一次。应该说,近期油价的上调早已在“预期之中”,但价格上调的幅度如此之大,却在“意料之外”。之前,市场普遍预计涨价幅度在每吨400~500元左右,甚至有人判断每吨会在300元。
       
        与以往将上调幅度大幅打折不同,此次涨幅基本实现与成品油定价机制接轨。对此,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这是慎重考虑的结果:当前国内春耕生产用油旺季即将来临,中东局势持续动荡,及时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进一步理顺价格关系,对保障国内市场供应和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不否认,将油价大幅提高之后,对于炼油企业的积极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要理顺成品油价格,不能仅仅靠调价这一个手段。
       
        根据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到3月8日的时候,调价窗口已正式开启。而随着国际油价居高不下,当前三地原油价格变化率已远超过4%的调价参考红线,甚至已达到10%以上。对此,市场上贸易商对此次调价预期较为强烈,从2月20日开始市场已经开始补充库存,到3月初,贸易商囤货已经基本完成。
       
        在目前国际油价节节走高,没有任何大幅回调的情况下,国内成品油调价已经处于越来越难的境地:一方面,如果缩短调价的周期,国内油价调价可能更频繁;另一方面如果新机制不推出,每次调整都如果很难到位,仍然会有出现“油荒”的可能,一旦调整幅度过大,则可能下游企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进而有可能推高CPI指数。
       
        因此,仅仅靠增加上涨幅度来调节各方利益已经是强弩之末,更为重要的是从成品油定价机制的设计上进行修改。目前我们的成品油定价主要参考以布伦特、迪拜和米纳斯三地原油价格为基准。但事实上,像纽约、新加坡和鹿特丹等地的油价也对于油价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对于有关部门来说,应该研究一下目前国内炼油企业主要的原油使用地点,尽可能地将油价参考的范围扩大,这样无疑更好地反映市场趋势。
       
        除了价格的因素之外,对于企业来说,特别是中石油和中石化不能只看到炼油的亏损,而不见自产原油价格接轨国际之后的额外利润。作为央企来说,更有承担起社会责任的义务。特别在目前通胀调控刚刚见效的情况下,如果因为油价的上涨,而使得调控前功尽弃的话,其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