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评论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热门评论 > 评论:多“荒”并存根在垄断和管制
评论:多“荒”并存根在垄断和管制
  • www.chemmade.com
  • 2011-11-28 09:28:25
  • 经济参考报
  •    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柴油荒阴霾仍未散去,电荒又开始蔓延。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测,随着冬季取暖用电高峰来临,今冬明春全国最大电力缺口在4000万千瓦时左右;电监会预警,湖南、湖北、广西、贵州等17省市面临新一轮拉闸限电的可能。
       
        而电荒与煤荒如影随形。受铁路煤炭运力总体不足等因素影响,煤荒接踵而至。而煤炭的紧俏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全国电力紧张形势。
       
        此外,一旦遇到持续低温天气及发电用气需求大幅增加等情况,部分地区冬季高峰时段天然气供应将面临较大压力,届时,气荒的出现也恐难避免。
       
        油荒、电荒、煤荒、气荒———用“一荒未平,一荒又起”来形容我国当下的能源供应形势并不过分。能源供应的短缺,不仅严重干扰经济运行,亦使百姓生活受到较大影响。更饱受诟病的是,尽管多“荒”并存的局面早已为人所预见,却年年如期而至,成为一大顽疾。
       
        不可否认,多“荒”并存的局面与季节性因素不无关系。三季度是柴油消费旺季;而随着天气转冷,用电供暖需求自然大幅上升;由于我国发电厂中70%为火电厂,所以用电量上升又助推煤炭用量;气荒的产生,也与寒冷性天气推升的发电供暖需求有关。
       
        但是,天气仅是表象,高度垄断的能源市场和严格管制的能源价格才是“荒”之根源。无论是煤电还是油气市场,均是国企的天下,由此导致能源供应主体单一化和有效竞争缺失。这种垄断下的市场,必然要求政府加强价格管制,而价格管制使得价格无法真正反映供求关系,进一步扭曲了市场。
       
        以电价为例,电煤已占到火电厂发电成本的2/3,而随着电煤价格上涨,电价上涨压力却难以疏导。电价管制的后果是,发电企业巨亏,供电积极性锐减,如此一来,不出现电荒也怪。再以气价为例,目前国内天然气价格仅相当于进口天然气价格的一半左右,倒挂至此,如何不“荒”?
       
        一直以来,出于能源安全考虑,我国的能源市场被国有企业牢牢把持,能源价格亦在政府掌控之中,但带来的结果是能源供应频频出现短缺。
       
        破除垄断、引入竞争、放开管制才是市场真正所需,而当务之急是理顺能源价格。就煤电价格而言,合同煤应逐渐退出,电价应适度上调;就油气价格而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完善的成品油和天然气定价机制,与国际市场接轨。
       
        垄断破除,价格理顺,油荒、电荒、煤荒和气荒才不会频现。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