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政策法规 > 生物质能源补贴政策影响有限
生物质能源补贴政策影响有限
  • www.chemmade.com
  • 2011-09-19 14:12:03
  • 科学时报
  •     “由于人工、收运及原料成本高,0.75元/度的电价在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没办法发展生物质发电产业,在这样的电价下,我国的生物质发电将发展得非常不均匀。”中国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主任、中科院广州能源所所长吴创之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上表示,补贴价格的提高会促进我国一些欠发达地区的生物质发电发展,但在经济发达地区并未显现出明显作用。


         吴创之分析指出,虽然电价提高了,但由于原料供应不足、机组效率较低,目前我国仍有约50%的生物质电站在亏损运行。他建议学习欧洲经验,发展小型热电联供等分布式生物质发电系统。


         此外,吴创之认为,受原料供应不足限制,生物柴油的补贴政策的影响也有限制。


         目前,我国对生物质能到底适合做什么还存在争议。对此,吴创之表示,在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的背景下,液体燃料无疑是生物质发展的一大趋势,但目前的技术短时间内难有突破,应开发第二代、第三代新型生物质燃料技术;而在其他技术还没成熟的情况下,生物质发电作为一种阶段性措施,对大规模利用秸秆和废弃物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生物质发电:突破原料、效率限制


         据统计,从2008年到2010年6月,全国生物质发电规模增长率达到50%~80%。但由于基数较低,截至2010年9月,我国享受国家补贴的新增生物质电站总规模仅为213万千瓦,与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350万千瓦相差甚远。


         业内人士一致指出,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电价较低。


         为此,2010年7月,国家发改委将农林生物质发电上网电价上调至0.75元/度。


         此举使得很多地区的生物质发电站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对我国生物质发电规模扩张作用明显。吴创之估计,最近几年经济相对落后的北方农业地区会大量发展生物质发电。


         不过,吴创之同时指出,我国还有很多地区在0.75元/度的电价下仍然不能满足经济性要求,如湖南、福建、浙江、广东等地。


         “生物质电站有很明显的地域性,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生物质发电。”吴创之介绍道,我国目前90%的生物质发电项目集中在长江以北,尤其是山东、江苏、安徽、黑龙江、河南几省已占了全国的76%,主要以北方的玉米秸秆为原料,兼有少量其他废弃物,但很少用水稻原料,这也说明我国的生物秸秆有很大一部分没有合适的利用方法。


         另外,我国生物质电站还存在着效率较低的问题。据悉,目前我国大部分生物物质锅炉装机为12兆瓦,规模较小,30%左右的机组仍是中温中压机参数。如果考虑自耗电,效率只有22%~25%。


         “这样的效率相当于生产1度电需要1.5~1.8公斤生物质,售价400元/吨的生物质几乎不可能用于发电。”吴创之说。


         另外,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生物质电站补贴数据统计,我国50%的生物质电站全年运行时间低于4200小时。而4200小时大约是一般燃煤电站的盈亏线。


         吴创之分析指出,在生物质原料300元/吨时,如果运行时间低于4500小时/年,电站就会亏本。“这说明目前虽然提高了电价,但是还有半数的电站亏损,主要原因是原料供应没有保证,导致电站运行时间不足。”


         据悉,欧洲对小型电站补贴更多1兆瓦以下电站的上网电价是0.18欧元/度,1兆瓦以上是0.13欧元。而我国相反,不仅电价一刀切,而且通常补贴大电站而非小电站。吴创之建议学习欧洲的电价政策,考虑地区和资源差别,发展小型热电联供等分散系统。


         生物燃料:发展第二代、第三代技术


         有关学者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超过75%。


         生物能源是替代石油、天然气的最经济的能源,因此代替化石能源是生物质能源未来重要方向。现在的重点是如何用农业、林业废弃物来生产燃料。”吴创之表示,现有技术面临很多问题。


         我国生物柴油的发展趋势和国际类似,在前几年红火的发展之下,我国具有了超过10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但由于原料不足,实际生产量只有不到30万吨。


         并且,我国生物柴油企业以小厂居多,最大规模不过年产5万吨左右,大部分是以新能源为概念实际在做油品加工等工作,原料以废油为主,质量参差不齐,价格受各种行业因素影响很大。


         “我国生物柴油产业远远没有形成。”吴创之说。


         今年,国家明确了废弃动植物油生产生物柴油的免税办法,相当于每吨补贴800~1000元,给废油制生物柴油带来发展机遇。“但是量不会很大,”吴创之估计,“因为今后短时间内原料来源还是受到严重制约。”


         此外,我国还确定了林业生物柴油和油藻生物柴油的发展方向,并在“十一五”期间投入了一定的精力,但麻风树和黄连木的产业化进展缓慢,而能源藻类虽是国际研究热点,但还处在实验室阶段,进入产业化需要很长时间。


         我国是世界第三大燃料乙醇生产国,但近5年内产业没有较大发展,生产能力为130万吨/年。重点发展的纤维素乙醇虽然有很多科研单位、企业作了大量工作,但是真正进入规模化、工业化利用的很少,主要原因还是技术不过关,成本较高。


         此外,吴创之指出,成型燃料是目前生物质中经济性最好、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应用。据悉,用成型燃料代替燃油、天然气能使成本降低50%以上。


         “目前按照5500大卡燃煤900元/吨的价格来看,成型燃料已具有市场竞争力,只是现在生产、供应、消费三个环节没有衔接上,如果国家大力扶植,推动成型燃料产业量的形成,将是最近最有市场前景的产业化方向。”吴创之说。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