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轮胎行业准入条件》正在内部修改过程中,本周内就将定稿,并上报工信部。据了解,《轮胎行业准入条件》(下称《准入条件》)经过工信部批准后,仍需要经过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的会签,因此距离其公布至少还有一个月的时间。
负责起草该准入条件的中橡协经济技术委员会相关负责人透露,准入条件的主要作用是规范行业发展,促进轮胎行业产品升级、结构调整,并促使企业加快兼并重组步伐。
据了解,《准入条件》对轮胎企业的投资门槛将做出严格限制,跟以往只需从银行获得贷款就可以投资轮胎企业不同,现在必须达到一定自有资金规模才能获得贷款;同时投资人在银行的信用等级必须达到双A级以上。
与此同时,在降低能耗,节能环保方面,《准入条件》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每吨3胶标准煤的排放不得低于950千克,达不到这一标准的就只能停产、整改;整改后再通不过审核的,就只能关门。
“以国内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主要对新上马的轮胎项目包括翻新轮胎项目,进行控制。我们对中国境内的轮胎生产企业一视同仁,因此外资公司在国内的新扩建项目也将必须符合该准入条件,才能开工。”该负责人指出。
就轮胎行业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该负责人这样解释,中橡协经过调查,目前大多数中国轮胎企业的产销率都很高,库存积压现象也不明显。尤其是高档、高性能轮胎供不应求。而存在重复建设的是中低档轮胎。因此现在所说的过剩是品种结构上的过程,而非整体过剩。通过出台行业准入条件,将扭转产品结构过剩问题。
相关分析师表示,该准入条件有利于规范轮胎行业发展,加快兼并重组步伐,市场也有望告别低价无序竞争态势。轮胎行业龙头企业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2010年上半年可以说是轮胎行业政策的密集发布期,据悉,由工信部产业司负责起草的《轮胎行业产业政策》也在紧锣密鼓地制定过程之中,将在《轮胎行业准入条件》出台之后发布,另外,《橡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即将出台,《轮胎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导纲要》制定工作也已启动。